台湾生产环境落后世界20年,剖腹产率高居世界第三,近乎%的孕妇被灌肠、吊点滴、剪会阴,而且半数生产有药物介入,生产标准程序几乎完全违反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与世界潮流逆势而行。《康健》杂志52期刊登了文章《台湾女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来质疑分娩中过多的医疗介入,并提出质疑:台湾这么多的医疗介入生产,有换来台湾母亲和孩子的平安吗?
其实这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大陆、香港一样存在。准妈妈们如果上网搜一搜相关的内容,灌肠、私处来一刀这样的内容基本是“标准流程”。我们见多了大部分网上的科普文章说这是“如何合理”,那么这一次,且让我们看看台湾人怎么反驳。
33岁的淑芳(化名)回想去年9月生老二,余悸犹存。她发誓,下一胎要剖腹,她只想尽早结束生产,医院产房待太久。
淑芳一入院,就被带去剃阴毛、灌肠、打点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生下宝宝,平躺在病床上待产整整7小时。因为,肚皮一直绑着胎儿心音监视器的环带,手臂吊上点滴,连翻身都难。
这中间,她不习惯在床上躺着用便盆解小便,想下床上厕所,护士小姐大声喝斥:“你下来干嘛!万一没测到宝宝心跳怎么办?”
淑芳从一入院就被限制不可以吃东西,连喝水也不准,到了下午,她觉得自己快虚脱。可是,阵痛正密集加剧,她没有体力,疲惫到连呼吸口令也做不来,出声喊痛。护士冷冷地说:“谁没生过小孩,怎么那么怕痛!”
待产的7小时,医生连一次也没有出现。当淑芳感觉宝宝胎头快出来,护士却用手指在阴道口挡住胎头,迟迟不肯让宝宝出来,护士坚持“要等指定接生的主治医师过来”。
淑芳苦苦哀求,随便一个医生来都可以,甚至对着护士大喊:“你手放开,我自己可以生!”
就这样,她和护士僵持了二十多分钟,医生终于出现。她没想到,医生先用手指把胎头顶回去,接着在会阴剪一刀,才让宝宝出来。
医生的话一字不漏地传进她耳中:“拜托,别叫了!有那么痛吗?好像我很不会接生。”
淑芳回到家做月子,每想起生产的痛苦与屈辱,就哭一回,整整哭了一个月。
*********
在台湾,淑芳的生产经验并不算特例,许多生产过的女人都有类似痛楚与委屈的回忆。
今天,台湾有99%医院生产。曾担任WHO(世界卫生组织)妇幼健康部主任的韦格纳医生(MarsdenWagner),指着关于台湾产科作业流程调查的每项数字,直呼:“你们的生产介入了许多不必要的医疗。”
他负责评估全球45个工业化国家妇幼卫生,已有15年。看着台湾剖腹产率、会阴切开率等数字,他频频摇头,“这是我见过最糟的状况!”
但是,当记者拿着这些数字询问多位台湾妇产科医生解释原因时,医生们却振振有辞地说:“生产是件危险的事,这一切医疗介入都是以安全为最大的考量。”
但是,这么多的医疗介入生产,我们真有换来台湾母亲和孩子的平安吗?
答案恐怕令人不安。当其他国家的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台湾婴儿死亡率却在上升,从年的千分之5.3提高到年的千分之6。
而台湾孕产妇死亡率徘徊在十万分之七附近,和十年前一样。
医疗介入生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剖腹生产。以年为例,台湾剖腹产率高达34.47%,排名世界第三,仅次智利、巴西,相当每3个孕妇就有1个是剖腹生产。
WHO建议剖腹产率应在10~15%,有科学证据的医学则支持剖腹产率应当控制在12%,死于生产的妈妈和宝宝数目才会降至最低,但台湾剖腹率足足高出2倍之多。
前WHO妇幼卫生部主任韦格纳医生再三强调,“检查一下你们正在做的和有科学证据的做法,差距有多大。这是为什么台湾死在产台上的女人和婴儿死亡数字没有改善的原因。”
★会阴切开术:台湾女人难逃一剪?
在台湾,孕妇常规剃毛是为了会阴切开术做准备,被视为可以降低会阴伤口感染、方便缝合伤口,但这项说法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
相反地,WHO在年公布“正常自然产照护作业规范”明白指出,常规剃毛非但不会降低感染,甚至可能会提高孕妇和生产照护者感染爱滋(HIV)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机会。
会阴切开是为了怕会阴挡住胎头出来,宝宝卡在产道太久会缺氧。有科学证据的医学则说,少于20%的女人需要会阴切开。
根据调查,台湾会阴切开率高达98%,韦格纳医生更质疑,“难道,台湾医生认为每个女人都需要帮忙剪一刀,才生得出孩子来?简直是落后20年的做法。”
台湾的医生普遍认为,如果不剪,会阴还是会裂,自然产撕裂的伤口比剪的伤口更难缝,而且以后容易尿失禁。
更有医生将责任推给台湾的女人,台湾女人阴道比国外女人紧,产前又不爱做运动,会阴比较没有弹性,而且产妇怕痛会要求医生剪。
但是,其他各国会阴切开率年年下降。英国的会阴切开率从20年前的5%降到14%,美国也从25年前近%下降到10年前的70%,持续再降到目前的33%。
3年前,美国妇产科医学会建议不该常规剪会阴。美国《妇科与产科》期刊批评,美国的会阴切开率仍有3成,还是太滥用。
早在年,《刺胳针》期刊即有研究指出,常规会阴切开(每个都剪)比选择性会阴切开(等有必要剪再剪)更容易造成撕裂伤,而且产后会阴更疼痛。
此外,多篇研究证明,接受会阴切开的妇女比会阴自然撕裂的妇女在产后3个月发生性交疼痛的比例更高,而且还会提高发生尿失禁的机会,因为泌尿道及骨盆底肌肉强度会变弱。
为此,台湾也展开本土性研究,结果和国外一致,常规会阴切开所造的撕裂伤更严重,产后24小时更疼痛。
国立台北护理学院护理助产所刘医院妇产科唐云龙主任64位产妇所做的研究发现,常规会阴切开的撕裂伤主要是2度裂伤,伤及肌肉层需要缝合。
但是,选择性会阴切开的撕裂伤则主要是1度,仅伤及表皮,并不需要缝合。
而且,常规会阴切开组的疼痛分数明显高于选择性会阴切开组,两组的宝宝在健康评分上是没有差异的。
参与此项会阴切开术研究3个月,拥有12年妇产科主治医师经历的唐云龙主任说,“我过去习惯剪,因为打从做住院医师起,老师就这样教的。”
但是,他现在尽量能不剪就不剪。“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他说,“当我知道参与研究的产妇反应不剪比较好,我才敢改变,因为伤口是在妈妈身上。”
唐主任每月接生二十几个,去年刚开始试了几个不剪的,孕妇的会阴反而撕裂得厉害,还要缝上个把小时,他边缝心里还很呕,“早知道就剪了。”
但是,一个月后,他发现有心尝试,抓到技巧,不剪没有想像的那么难以接生,“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时间久了,自己就抓到那种感觉,”唐云龙形容。
他表示,关键在于要“等”,会阴的延展性才会出来,因为自然生产就是慢慢来。
“其实,产台上的产妇痛得失去理智,根本没力气理会医师剪不剪,”唐主任说。
在产台上,他以前习惯剪,接生一个要花2~3分钟,现在他会想帮助妈妈保护会阴,等到有必要再剪,多等上5~10分钟左右。
★常规灌肠有必要吗?
在台湾,除了剪会阴,灌肠、禁食、吊点滴,也被视为生产的常规作业流程。
医生的说法是,生孩子是在血战中求生存,如果没有灌肠,孕妇一用力大便就出来,还要跟大便粪战,会造成妈妈伤口和宝宝的感染。
国立台北护理学院护理系副教授高美玲回忆前年生老大,她一入院就被灌肠,但待产了两天生不出来,最后不得已剖腹生产,但她在术前反而不必再灌。“我岂不是入院就白白被灌了一次,”她说。
年代的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孕妇就算没灌肠,在产台上是不会发生大便跑出来的情形,只有极少数会发生,而且就算有,也不会影响孕妇会阴伤口或新生儿的感染。
从未听闻过生产需要灌肠的英国妇产科医师叶学渊,声调提高地说:“既然灌不灌肠,都不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感染率,为什么所有孕妇都要灌肠?意义何在?”
他直言,怕万一有个孕妇在产台上大便,充其量只影响产台干不干净,也无关妈妈和宝宝的安全,竟然把所有孕妇都灌肠,这代价未免付得太高。
WHO把常规灌肠视为对孕妇有害、无意义的,甚至是该被淘汰的做法。
★常规静脉注射:有必要挨一针吗?
当台湾的孕妇一入院就被禁食,不能吃也不能喝,没有人知道孕妇到底什么时候会生,所以医生用静脉点滴为她们补充能量,以免脱水。
其实,那瓶点滴装的是葡萄糖水,“如果,孕妇自己喝水就可以,为什么要打点滴?”高美玲问。
在台湾,99%的孕妇会被吊上点滴,令人担心的是,妈妈和宝宝反而因此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研究指出,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会使孕妇的血糖上升,导致腹中胎儿血糖也跟着上升,而且胎儿脐动脉血液会变酸。
如果,产程中静脉注射超过25克的葡萄糖,刺激胎儿胰岛素过度分泌,致使出生后,宝宝容易产生低血糖、乳酸上升的情形。
因此,常规静脉注射也被WHO视为有害、无意义,甚至是该被淘汰的做法。
★常规持续胎心监视为了谁?
在台湾,孕妇手臂吊着点滴,肚皮上绑着胎心监视器的环带,孕妇除了平躺,还是只能平躺来待产。
医生解释,这是为了随时监测胎儿。“重点是,我怕被告,万一出事,我才有证据证明,我已经尽力在做,”医院妇产科主任也不讳言地说明他的心态。
胎心监视器,用来记录胎儿的心跳与子宫收缩的情形,对于高危险群孕妇,有必要随时监测。但是,“台湾对每个孕妇都做持续性监测,是不必要的,而且没有任何好处的,”韦格纳医生说。
他指出,台湾的做法,只会提高剖腹产率。瑞典曾有一年把每个孕妇都装上胎心监视器,那年的剖腹产率提高至以往的两倍,隔年随即取消此项做法,剖腹产率就回复到跟以前一样。
即使美国有70%的妇产科医师曾经被提出一次以上的告诉,美国妇产科医学会也不建议常规持续性使用胎音监视器。
最糟糕的是,胎心监视器会把孕妇绑在床上。平躺待产,是最容易增加孕妇疼痛的姿势,而且会减缓子宫收缩强度,不利产程进行。
WHO的建议如下,如果胎儿心跳正常,应该每隔15~30分钟,监听胎儿心跳。
除非是孕妇破水,而且胎儿产位还未固定,孕妇才需要卧床。
如果,胎儿产位已经固定,即使孕妇破水,也可以随意变换姿势,应该鼓励孕妇不要卧床,站立、侧靠都有助于子宫颈口扩张,什么姿势舒服就用什么姿势待产。
★你的生产用药了吗?
在台湾生产的风险之一,还有一个就是用药物催生、引产的问题。
蒋玉华是个认真准备生产的妈妈,医院产前妈妈教室,在家还看录影带练习。她前两胎靠着药物帮忙催生、止痛,“我不相信自己在没有药物帮忙下,我能够承受得起自然产,”她说。
3年多前,医院生老二。待产没多久,医生说:“太慢了!我们抹点药,帮忙快一点,好不好?”
没想到,玉华一抹药,阵痛好快就来了,她的拉梅兹呼吸法完全跟不上,疼痛完全压倒她。
玉华直喊:“好难忍受!好难忍受!”护士跑来问:“要不要打止痛针?让你不要那么痛苦。”
她连声说好,但止痛针一打,胎头就快冒出来。她急忙顶着大肚子换床,送产房,上产台。慌乱中,她问护士,“小姐,我先生可不可以进来?”
护士说:“不用,不用,等他进来,你早就生完了。”
当时,玉华很无助,亲人也不在身边。她觉得自己很笨,平常练习那么久,临到生产竟然派不上用场。
等到她一生完,止痛针药效发作,从下午1点多昏睡到半夜,才被大地震摇醒。
根据调查,台湾有63%的女人在生产中用药催生或引产。“这是极端危险的。台湾的医师竟然认为,半数以上的生产需要靠药物,不相信台湾女人有能力自己生产,”韦格纳医生说。
但是,台湾的医生理直气壮辩解,医师没办法一直等在产房,没人知道孕妇到底什么时候生。如果不用药,我怎么控制时间?全部都挤在待产室不生,后来的孕妇怎么进来?我还要不要回家?
韦格纳医生反问,你们的医师有清楚告知孕妇催产药的副作用吗?催产药可能使子宫过度收缩而破裂,宝宝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他指出,药物会让女人痛苦。催产会加速产程,容易使胎心监视器出现异常的情形,提高剖腹产的机会。
“自己进入产程的,比较有可能自己出来;如果一开始就用药物引进产程的,往后也比较可能靠医疗介入才出得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会员叶学渊说。
虽然,引产通常被视为是安全的,但可能发生产程延长、绒毛羊膜炎、死胎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特别是对之前剖腹生产的妇女会有子宫破裂的危险。
在英国,用药引产是需要谨慎评估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建议,超过预产期40周,医生还会再和孕妇讨论,再等上7~10天,才考虑引产。
本文是《台湾女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节选版,如想要了解这篇文章的完整版,请通过萌芽研究所BUD微博获取。
-----------------------------
*萌芽研究所BUD每周一至周五更新,欢迎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