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前,有一个患者,40岁,干练的事业型的女性。原本她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在一个部门做一个负责人,要经常出国出差,很忙碌。但是由于痛经,很难忍受的痛经,后来发展为没有月经的时候也痛。她经常请假、跑医院。身体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这样一份工作,她辞职了。因为严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医院、吃了很多药、打针也花了几万元,痛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因此来要求我一定给她手术。
2.还有一个患者。38岁。已婚未育、丁克家庭。很坚决的不想生育。她遇到的苦恼也是痛经、月经量增多。断断续续的治疗,子宫越来越大,她也绝望了。也要坚决的切除让她疼痛难忍的子宫。
她们两个一个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个是子宫腺肌症。这两个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症状——痛经,还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子宫内膜离开了它该在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侧图片上黑色代表是卵巢上的巧克力囊肿,是卵巢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是正常的。右侧图片子宫肌层内有红色点状的腺肌症病灶,引起子宫肌层肥厚、子宫增大。
今天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首先说说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是个外形像倒梨形的空腔器官。主要的结构是一层厚厚的肌肉,形成胎儿居住的宫殿。在没有胎儿居住的时候,像没有充气的气球一样,腔只是两层肌肉贴在一起的缝隙。肌肉的内层覆盖一层内膜,外层是浆膜。内膜,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应该在子宫的内部,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增厚、脱落形成月经。
如果一旦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它原本的那个地方,女性就生病了。如果进入肌层,就叫做子宫腺肌症,如果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上、盆腔腹膜上,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还可能种植在膀胱、直肠、肝脏、肺部等等,这些都比较少见。
在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会形成囊肿,类似于卵巢的肿瘤,但不是肿瘤。由于异位的内膜,也会和子宫内膜一样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内部会形成巧克力色的囊液,因此俗称“巧克力囊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子宫内膜发生的原因
子宫内膜发生的原因,医学上有很多的假说,现在受到认可的一种就是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月经时子宫内膜通过输卵管逆流至腹腔积聚在最低点,并种植在这里的腹膜和卵巢处。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顺产后会阴侧切口、宫颈裂伤不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证实了这个理论。
高危因素:各种流产手术、子宫的手术、各种影响经血流产的生殖道梗阻性的畸形,都增加经血逆流的概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子宫内膜异位在其他部位,也往往和在位的内膜一样会周期性的出血,局部形成紫蓝色的结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灶。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既有其相似的地方,都和雌激素相关,我们叫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常常伴随发生,但不是同一种疾病。
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就是说当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期是好发时期。青春期前或者绝经后基本不会发病或新发病例。
什么样的症状?什么样的症状会提示还有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呢?
1.痛经、慢性下腹痛、性交痛、排便痛:常常是月经来潮的最初几年没有痛经,后来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痛经。
2.月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症常会有月经量增多。
3.不孕:内异症、腺肌症常会引起不孕。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复杂,如造成盆腔的粘连引起结构的改变以及炎症因子、免疫因子等影响精子、受精卵成活等。
怎样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通常可以在B超下明确诊断。其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合临床症状、医生的体检医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明确诊断需要腹腔镜下确诊。
上图这样的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超声、核磁、医生体检都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严重痛经或者不孕,需要进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
下一篇我们说说,如何治疗和预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介绍王玉玲
妇产科医生王玉玲,副主任医师,从医25年。擅长女性月经疾病、不孕症、围产期疾病的诊治。著名的女性健康科普作家,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自媒体签约作者,《女性周刊》《国家卫计委机关报》专栏作者。科普畅销书《做个智慧的准妈妈》《子宫的秘密》作者。
苹果用户打赏专用通道——
点击“阅读原文”,全美销售第一的认知绘本正在团购中——
妇产科医生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