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园
乳房外Paget病(EMPD)
临床表现和诊断
EMPD的典型表现为60岁左右绝经后女性出现界限清楚的红色斑片,伴或不伴硬结和溃疡。尤其是病程早期,常与股癣、皮肤念珠菌病、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和原位鳞状细胞癌(SCCIC)相混淆。因病灶处有颜色变化也可能被误诊为黑色素瘤。
图1.女性外阴部湿疹样癌皮损,左侧大小阴唇皮肤红色斑片、糜烂、渗出,基地浸润
由于鉴别诊断较多,确诊EMPD需要进行组织活检。EMPD组织学特点是黏蛋白丰富,上皮出现空泡细胞(Paget细胞);这些细胞体积较大、多形性、核仁明显,并且细胞质为嗜酸性。由于EMPD与多种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并且可与黑色素瘤和鲍恩病同时存在,因此常使用免疫标志物进行筛查。由于EMPD常合并其他内脏肿瘤,一旦诊断为EMPD,必须进行综合肿瘤筛查,包括全身体格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膀胱镜检查、乳房X线照片和阴道镜检查。
分期
EMPD使用外阴肿瘤TMN分期;EMPD无特殊分期系统。对原位肿瘤和侵袭性肿瘤的区分十分重要。原位EMPD转移风险极低,但是侵袭性EMPD转移率极高。根据皮肤侵袭深度,将侵袭性EMPD分为两种,侵袭深度<1mm的病灶,侵犯淋巴管/血管可能性较小。深度>1mm的病灶临床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腹股沟淋巴结是最常见转移部位。EMPD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包括红斑部位出现肉眼可见肿瘤,侵犯真皮层,侵犯淋巴管和明显可触及淋巴结节。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上述1条或以上上述因素,应当考虑淋巴结取样检查排除转移性癌。
治疗
EMPD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推荐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但是复发率极高(约20%-60%)。局部扩大切除术边缘据肿瘤距离尚存在争议。莫氏显微外科手术(MMS)复发率约为8%-26%。会阴组织保留非常重要,如果临床可行,可考虑行MMS。
如果为原位癌,则还有其他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局部治疗包括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作为单药化疗,效果较好。或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使用。光动力治疗(PDT)是在皮肤上使用光敏剂,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这个区域激活光敏药物。通过这种方法产生游离基,对赘生性细胞产生毒性。PDT可作为非外科治疗的选择之一,或作为扩大局部治疗或MMS的辅助治疗。其他疗法还包括放疗、局部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干扰素、氩激光和Nd:YAG激光。
在更多的晚期病例中,侵袭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为EMPD预后影响因素。哨卫淋巴结活检的作用尚不清楚;但是在出现侵袭或可触及明显淋巴结的病例中,应当考虑哨卫淋巴结活检。
预后和随访
EMPD预后各不相同,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侵袭深度、原发病灶、是否合并内脏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转移。原位EMPD预后较好,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病例预后较差。
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皮肤评估防止EMPD局部复发。随访检查中也应包括淋巴结触诊。
基底细胞癌(BBC)
临床表现和诊断
会阴部基底细胞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病灶可能为肤色或红斑状丘疹、结节、斑块或溃疡。会阴部BBC最初可能被误诊为炎症性或感染性皮肤病;因此,任何标准治疗无效的会阴部病灶应当考虑进行活检。
图1.外阴部基底细胞癌
怀疑BBC,应当进行组织活检。组织病理学根据亚型不同有些许变化;然而,大多数BBC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基底层细胞排列呈栅栏状,间质可见黏液变性。
分期
大多数病例中,BBC为局部肿瘤,并不发生转移。因此,除非病灶非常大或超过皮肤组织,一般很少进行肿瘤分期。
治疗
BCC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考虑到解剖部位,MMS适用于所有的BCC。高危肿瘤(肿瘤体积过大,分界不清,复发或高危类型)或存在高风险特性(免疫抑制、遗传综合征)的患者应考虑将MMS作为一线治疗。MMS治疗BCC的五年复发率为0.7%-1.8%,肿瘤复发率为3.2%-4.8%。标准切除术为另一种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体积较小、危险度较低或MMS不易操作的肿瘤而言。
如果存在手术禁忌症,则可以选择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见经典治疗方法包括5-氟尿嘧啶和咪喹莫特。5%的咪喹莫特和5%的5-氟尿嘧啶对治疗体积较小浅表性BBC效果较好。在两个前瞻性试验中,使用咪喹莫特治疗浅表BBC,5年清除率分别为77.9%和80.4%。对于5-氟尿嘧啶缺乏长期随访数据;然而,短期缓解率大约为90%。
其他治疗方案包括放疗、PDT和口服刺猬通路抑制剂维默德吉。
预后和随访
会阴部BBC预后极好、复发率很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稍有差异。所有有MNSC病史的患者每6-12个月需要进行全面皮肤检查,确定没有新发皮肤肿瘤或BBC复发。
鳞状细胞癌(SCC)
临床表现和诊断
SCCIS常表现为病灶部位轻微突起,界限清楚,红色斑块,上有鳞屑。SCC表现为丘疹、结节、斑块或溃疡,伴不同程度角化。鉴别诊断包括EMPD、浅表性BCC,尖锐湿疣,间擦疹,接触性皮炎,股癣和皮肤念珠菌病。任何出现类似特征表现,且常规治疗无效的疾病都应该进行活检。SCCIS显微镜下观察特点为出现非典型角质细胞,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组织学上,将非典型角质细胞侵袭皮肤定义为SCC。
图1.早期鳞状细胞癌皮损
分期
cSCC根据年AJCC指南进行分期。使用TNM系统进行分期。Tis:原位癌;T1:肿瘤直径<2cm,没有或仅1处高危因素;T2,肿瘤直径>2cm,或任何大小病灶≥2处高危因素;T3,肿瘤侵入面骨;T4,肿瘤侵入面骨外。高位因素包括肿瘤厚度>2mm、侵入皮肤底部或皮下组织、神经浸润、分化不良。
治疗
SCC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体积较小并且无高危因素的SCC可以行扩大局部切除术。5年清除率约92%。体积较大的肿瘤,或存在高危因素,可以行MMS,5年清除率约为97%。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高度神经浸润,可以考虑进行放疗。
SCCIS的治疗还有其他方法可供选择。虽然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使用冷冻手术、电流干燥术和刮除术、PDT、5-氟尿嘧啶或咪喹莫特进行治疗。
预后和随访
在美国,疾病死亡率约为1%。与躯干和四肢皮肤疾病相比,肛门与生殖器皮肤为高危部位,局部复发率、淋巴结转移和疾病死亡率较高。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SCCIS或会阴部SCC患者需要接受长期随访,确定是否出现复发。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全面皮肤检查和淋巴结检查。
黑色素瘤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肛门直肠部黑色素瘤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肛门直肠部黑色素瘤常出现在肛管、肛管/直肠交界或肛门边缘/肛周部位。病灶可出现色素沉着,也可无色素沉着,表现为类似于痔疮、肛门直肠癌的息肉。患者常诉直肠出血、直肠痛、失禁、广泛瘙痒、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和其他症状。
图1.黑色素瘤肉眼观
外阴阴道黑色素瘤常影响阴唇、阴道、尿道和宫颈。患者常为60岁女性。临床症状包括外阴肿块、疼痛、出血或瘙痒。
怀疑黑色素瘤时,应进行组织切除活检,来确诊是否是黑色素瘤。
分期和治疗
肛门直肠部或外阴阴道黑色素瘤无标准分期标准。Ⅰ期为局限性疾病,2期为局部转移,3期为远处转移。
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扩大局部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二者总生存率相似。
外阴阴道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也是手术切除。扩大局部切除术较外阴切除术好,可减少患者整体发病率。
小结
会阴部是比较特殊的解剖部位,皮肤肿瘤的鉴别诊断十分多样。会阴部位的肿瘤比较罕见。肿瘤病灶临床表现常包括触痛或非触痛可触及肿块,移动性较差。本综述总结了较为常见的会阴部恶性肿瘤,包括EMPD,SCC,BCC和黑色素瘤,增加医师对于皮肤肿瘤的警惕性。如果考虑皮肤恶性肿瘤,需要组织多科专家进行会诊,包括皮肤科、外科、肿瘤科和放射科专家共同进行进一步确诊和商议治疗方案。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小孩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