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为什么要做产后康复话说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解剖示意图

1.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一种因盆底结缔组织薄弱引起的盆底器官解剖结构及位置改变造成的疾病,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部分PFD患者在临床上亦可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便秘、白带增多等。

2.盆底功能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PFD的发生与妊娠、经阴道分娩、孕产次数、绝经、子宫切除术、分娩时会阴裂伤、分娩时宝宝体重、第二产程时长,以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因素有关。最近发表在中南大学学报一篇文章称,阴道乳酸杆菌缺乏也可能参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母乳喂养也是PFD的相关因素,母乳喂养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产妇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具有调节盆底胶原代谢、维持盆底组织形态和张力的作用。

孕妇在妊娠的过程中,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及胎儿逐渐增大,由于其重力作用,孕妇在整个孕期处于腹压增加的状态,对盆底的各种组织产生的压迫增强,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及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的牵拉作用逐渐增强,导致盆底肌张力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减弱。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肛提肌协助胎先露完成内旋转,肛提肌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过度拉伸的状态,对肛提肌造成一种损伤,而肛提肌却是盆底肌肉的主要支持结构。此外,盆腔内的各种韧带、筋膜及肌肉均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同样对其产生了损伤,整个妊娠和分娩过程PFD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妊娠分娩盆底肌肉示意图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

我国北京、广州等地报道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8.1%一57.5%,绝经后的女性高达50%。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尿失禁比高血压、抑郁症和糖尿病等更常见,医疗费用已远高于冠心病、骨质疏松症和乳腺癌等,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

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诊断

5.国际盆底器官脱垂(POP)的评估标准和等级分类

6.尿失禁的分类标准

7.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PF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危险因素,如生育过多,过密,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做好产后保健等。另外通过科学的盆底肌肉训练方法,可以预防PFD的发生,降低PFD的发生率,而对于轻中度(Ⅱ度及以下的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PFD亦可以通过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和理疗进行治疗。

(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产后肌肉训练

(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Kegal训练方法

Kegal训练的作用:加强盆底肌肉,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Kegal适应症:轻中度尿失禁

轻度子宫、膀胱、直肠脱垂

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

改善性生活质量

产后盆底康复

(3)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理疗方案

a.产后康复治疗仪

b.低频脉冲治疗仪

c.推拿按摩

d.中药泡足

e.护巢暖宫宝

(4)手术治疗:盆底肌修复手术等对于中轻度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Ⅱ度及以下)壹家人可以通过为宝妈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帮助宝妈解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问题,让宝妈过上幸福的生活。

扫一扫,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cs/66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