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or剖腹产,哪种方式对盆底肌伤害大

不少妈妈认为,产后盆底肌受损都是因为顺产遭遇的挤压、侧切、撕裂,并且只有顺产才需要进行盆底肌康复。

事实是这样吗?

不!

剖宫产也会让盆底肌受损!

盆底肌是每个人核心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承托内脏器官,维持腹压稳定,控制大小便。

如果盆底肌功能受到影响的话,尿失禁、粪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等都有可能发生。

对女性来说的话,如果盆底器官脱垂,可导致阴道松弛,阴道褶皱壁增多,更容易引发妇科疾病,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盆底肌,从孕期就开始承受压力

如果给引起产后盆底肌问题的原因排个序,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耻骨松弛,它会让盆底肌不可避免地变松弛。

图自:Bigstock

其次就是分娩、顺产过程中的阴道挤压、撕裂甚至侧切引起的盆底损伤,比如生产过程中的第二产程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生产过程中的集中发力会对盆底肌深层肌肉产生大的撕裂。

最后是腹压增大,比如孕期咳嗽、打喷嚏或者大笑的时候,以及孕期最常见的便秘,由此带来的排便习惯,过度用力、憋气,也会导致腹压增高,伤害盆底稳定性。

比起生产方式,更应该重视孕期的保养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妈妈的子宫都像盛放篮球的篮子,只是取篮球的方式不一样,但作为篮底的盆底肌承担的压力一点儿也不会减少。

剖宫产只是少了顺产过程中对盆底的急性损伤,但孕期的慢性损伤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孕肚大、盆底负担重,剖宫产结束后,盆底肌受到的伤害也并没有比顺产减轻很多。

盆底肌康复,怎么做?1

最佳康复时间

盆底康复的黄金时期是产后的0~6个月,其次是6个月到3年,黄金恢复期内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即使错过这些康复时间,任何时候意识到盆底问题的存在,选择去做盆底康复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

一些有经验的二胎妈妈,会有意识地在孕前就开始采取一些盆底肌锻炼,在产后42天评估时会发现她们盆底肌功能维持得很好。

2

康复运动多种多样

能够锻炼到盆底肌的项目不止是妈妈们熟知的凯格尔运动和阴道哑铃。

任何针对核心肌群的训练都能够对盆底功能有锻炼效果。

康复是整体的,综合来做事半功倍,比如产后的核心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腹压,帮助缓解盆底肌问题。

3

产前锻炼不能少

理想的产后康复应从孕前开始准备,孕前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核心肌肉训练,比如凯格尔运动;

图自:Bigstock

孕期需要控制好个人和胎儿的体重,保持合理范围内;

孕期应尽量避免感冒、发烧、咳嗽等;

尽量不选择跑跳项目,以免增加腹压和盆底压力,尤其是体重大基数或者孕肚很大的孕妈。

孕期运动一定要获得妇产科医生的许可,尽可能选择舒缓的运动,比如瑜伽、普拉提,进行跑跳等高强度运动项目需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对于无运动基础的孕妇并不推荐。

4

产后如何做

妈妈们需要知道的是:只有主动锻炼才可以增加肌肉力量。

任何被动方式,像是盆底肌、腹直肌分离电刺激,都只是主动运动的辅助。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尽快开始进行盆底肌检测和康复训练。

盆底肌报告要读懂

盆底肌评估项目——“Glazer评估”,从肌肉张力、会阴收缩、控制力、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6个等级:

5级——可以对抗较大的阻力,属于正常肌力。

3、4级——不仅可以对抗重力,还可以对抗较小的阻力;

2级——较为明显的收缩,但不足以对抗重力;

1级——肉眼可见的微弱收缩;

0级——盆底肌完全失去收缩能力;

通常建议盆底肌小于3级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如果不能够自主收缩,还要额外的生物刺激去激活盆底肌。

3级及以上的,可以自主收缩,建议通过锻炼进行恢复训练。

在和睦家,很多妈妈在生产过后直接留院,即刻就会开始做盆底肌康复训练和功能训练,在产后42天进行检查时,已经恢复得很好,甚至不需要仪器辅助恢复。

每个产后妈妈的盆底肌都会存在一些松弛或者变化,即使盆底检测结果问题不大,我们还是建议为了更高的生活质量,每位妈妈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早日恢复到产前状态。

女性盆底肌康复套餐

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dwh/1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