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王丽丽,2年前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可爱的萌娃,医院做了简单的妇科检查,没有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
如今孩子2岁,活泼可爱!但她发现自己在陪孩子奔跑时,常感下腹坠胀不适,排尿时常尿无力、尿不尽!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时候有漏尿情况。这一切,让她很烦恼!
上网查资料后,王丽丽发现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由于盆底肌受损所致。于是她来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咨询。医生帮她体检时发现,其出现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盆底肌肌力下降等多个问题,医生建议做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王丽丽百思不得其解:“我是剖腹产的,怎么也会出现盆底的问题呢?“
剖腹产也可能出现盆底障碍
1
很多宝妈和案例中的王女士一样,大家都想不通——自己是剖宫产,宝宝没有通过阴道分娩,为什么自己会出现盆底功能受损的情况?
女性盆底肌位于骨盆底部,像弹簧吊床一样承托着盆腔器官,如尿道、膀胱、子宫等,具有控尿、控便等生理功能。
当前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两种。自然分娩的产妇因为婴儿从阴道娩出,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对盆底肌评估和康复自然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