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对孕产妇管理的思维启发

参考文献请直接引用林芳初,庞艳,李嫒,庞春蓉,涂素华.混沌理论对优化临床管理模式的启示——以孕产妇管理为例[J].医学与哲学,,41(08):22-25.

孕产妇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承担着重任,国家政策[1-2]及广大群众都要求我们从各方面做好孕产妇管理工作。妊娠与分娩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件,其过程及结局好坏均受到很多混杂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医务人员更重视对女性孕产期疾病的管理,忽略了孕产妇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她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应该被管理;也忽略了孕产妇支持系统的建立,未重视其家庭成员及其他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故现提出利用混沌理论中的一些思维思考如何优化孕产妇的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

1混沌现象与混沌理论

“混沌”最初是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后来常用来表示事物混杂不清的状态。“混沌现象”指的是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看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首次提出了混沌理论(chaostheory),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貌似随机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简单规律,以发现一类复杂问题普遍遵循的共同规律。该理论最初主要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对混沌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混沌现象也是无处不在的[3]。在较易发生变动的事件或环境中,我们通常会发现事件在开始阶段的运行方式也许特别简单,但经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后就会逐渐发展成难以预料的结局。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控事件的结局,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混沌现象以及利用混沌理论中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十分必要。

2混沌理论与妊娠及分娩的关联

妊娠与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并非所有女性都会按照教科书式的进程完成妊娠与分娩。不同的女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即使是细微的差别,也导致了分娩结局的千差万别。所以妊娠与分娩也是混沌现象,混沌理论的很多观点与之关系密切。

2.1系统观点

系统观点是混沌理论中很重要的观点。各种事物或事件在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不相关的碎片,但实际上这些碎片会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渐汇聚成一个整体。妊娠与分娩也是如此,它并不是一个单线条事件,而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混杂事件,不能仅靠以往的数据去分析,而应该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去预测和判断。妊娠与分娩不仅仅靠子宫一个器官,还要靠孕产妇全身心配合才能完成;妊娠与分娩也不仅仅靠孕产妇个人,从备孕阶段起,她就已经和周围的人事物发生着联系,比如她的家庭、同事、工作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在其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同时也不能把妊娠及分娩与妊娠前、分娩后等其他阶段割裂开,妊娠与分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相对应的,我们医务人员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延续性的、全面的、综合的服务。

2.2随机性与最优化

混沌理论认为,体系处于混沌状态是由于内在随机性的存在,我们无法干预事物的内在随机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干预保证系统整体最优化的实现[4]。妊娠与分娩虽然存在很多随机性,但我们可以同孕产妇及其家属一起,通过对妊娠与分娩过程进行规划、设计、控制、管理等,尽可能使该事件走向最好的结局。

2.3蝴蝶效应

混沌理论认为事件的结局对初始条件具有十分敏感的依赖性,即使初始条件发生十分微小的改变,经过不断发酵,也可能使未来结局发生极大的改变。“蝴蝶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只蝴蝶在南美洲亚马逊河边热带雨林中偶然扇动了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两周后的一场龙卷风。微小事件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结局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也常存在于妊娠与分娩的过程中,所以医务人员应重点把握与孕妇首次接触的时机。

3混沌理论对孕产妇管理工作的启示

3.1实施系统化的管理

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妊娠与分娩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分娩结局乃至对母婴及其家庭更长远的未来产生影响。故医务人员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性,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孕产期的各环节、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性的管理。

3.1.1各阶段的管理

3.1.1.1孕前

孕前是进行保健及出生缺陷预防的重要时期,尤其是针对高龄备孕女性及存在合并症的备孕女性[5],医务人员应重视孕前管理,以通过早期养护及早期预防从根源上阻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医务人员在初期就应帮助备孕女性树立起“治未病”的观念[6],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是大健康观的转变,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务人员应对备孕女性及其家属进行早期宣教,使其在孕前学习养护知识,提升知识储备和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其孕前体质,进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7]。同时,医务人员应指导备孕女性做好孕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早进行干预。

3.1.1.2孕期

孕期保健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8],对于存在高危风险的孕妇,如孕前或孕期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异常、存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的孕妇,医务人员应加强孕期监护,以改善母婴结局[9-11]。孕期持续时间较长,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节点:(1)建卡时,应评估孕妇的孕前BMI及营养状况。孕前的BMI不同,孕期体重可增长的范围也不同[12],应根据孕妇的体质及生活习惯等制定适合她的孕期营养规范、体重管理方案和孕期保健计划。(2)孕16周~20周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时期,孕前BMI和孕期增重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产后并发症等密切相关[13]。故建议联合营养科,结合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以帮助孕妇有效管理孕期体重,从而改善分娩结局。(3)孕30周~32周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dzz/12258.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