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月经血呈暗红色,主要为血液,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宮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晚期囊胚侵入子宮内膜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
母血中的免疫物质如lgG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得到抗体,对胎儿起保护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为甾体激素,在妊娠早期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自妊娠第10周起由胎盘合成。
在妊娠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超声显像可见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在妊娠40周末,胎儿已成熟,身长约50cm,体重约g或以上。体形外观丰满,皮肤粉红色,男性胎儿睾丸已将至阴囊内,女性胎儿大小阴唇发育良好。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能很好存活。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平均约增加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孕妇于妊娠13周前体重无明显变化。以后平均每周增加g,直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kg。
女性,停经50天,有恶心呕吐症状,子宮大,初步诊断为早孕。查尿或血中hCG可确诊早孕。
初级护师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过强两类。
产妇的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极度疲劳、胎膜早破及粗暴地、多次宫腔內操作等,均可引起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子宫腔压力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每10分钟宫缩小于2次。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表现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兴奋点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
子宫收缩乏力孕妇的产程曲线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停滞、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7种。
潜伏期延长是指从临产规律开始至宫口开大3cm,超过16小时者。
异常分娩的产妇中,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称为滞产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表现为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足3小时。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有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两种表现。
对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治疗原则是恢复子宫收缩的生理极性和对称性,给予适当的镇静药,使产妇充分体息后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再选择适当结束分娩的方式和时间。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孕妇在第二产程时,在无头盆不称的前提下,可加强宫缩,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孕妇分娩时尽可能做会阴侧切术,遇有宫颈、阴道及会阴的撕裂伤,应及时发现并予缝合。
主管护师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出生体重在~g的新生儿,称为正常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9的新生儿,常见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大于g者,称为巨大儿。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