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扫VOL/03MEI·RENSAO套路陈旧却有用——评七星《红豆几度》《红豆几度》作者特签套路陈旧却有用——评七星《红豆几度》文/高灵毓七星是一个从不回避狗血与套路的作者,甚至可以说,她时常自我袒露作品狗血与套路的骨架,仿佛一个主动交待关键手法的魔术师。她向来不是也无意成为“霸总文”的革新者,却有能力展示保留了全部夸张特质的“霸总文”除了“进驻雷文吐槽中心接受公开处刑”以外的另一种可能。讨论她的大多数作品,大概都逃不过三个角度——如何用标签化的特质拼贴出一个完整的人物(不一定自然,但是不尴尬、没有逻辑硬伤);如何消除读者们对剧情陈规的审美疲劳;如何让风格一贯的系列文保持长足的吸引力。而新文《红豆几度》又提供了一个新问题:这位一向偏好“傻白甜”女主和不对等爱情的言情作者是不是变得“女权”了?先从人物说起,七星的主人公塑造类似于为两种经典款洋娃娃做换装游戏,女主的基本性格从“傻白甜”和“冷艳大魔王”中二选一,男主的性格底色则不是“霸道高冷”便是“幼稚逗比”,而后再在经典款型的基础上增添细节——这也是一般“霸总文”的常规写法,除了难出新意以外,它的风险还在于很容易流于人设拼贴,无法真正实现人物塑造。知名霸总李泽言表情包而写作《红豆几度》时,七星虽然手法依旧,却找到了更适合的“时装”——借鉴职业文来完善女主形象。“雕漆大师”这个身份本就自带性格属性,故而女主人公萧晨性格里聪慧、坚韧、执拗以及不谙人情世故的孩子气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为了匹配女主这位青年艺术家,体现两个人的三观契合,七星也终于不再让男主像个被好运眷顾的昏君,她着力强调裴知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实力,甚至还用“每一个为我工作的员工,我都保障他们劳有所得——员工尊严,也是工作待遇的一部分”这种台词为男主增添人性化管理的光晕,告别此前作品中“妖妃祸国”的惨烈局面。当“霸总”男主和“大魔王”女主组合时,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物难具有成长性——虽然借了职业文的元素,但满格的能力值和金手指毕竟没有给主角们保留太多打怪升级的空间。在《红豆》中,七星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向前回溯,即通过回忆和旁人的交谈补齐男女主相爱之前的成长经历,丰富人物的性格层次。当然,这种层次还是较为老套的童年心理阴影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前者常常被用来解释霸道总裁是怎么长成莫得感情的冰山的,后者虽然是耽美小说中的常见元素,但也频频在推理等类型言情文中出现。七星写文的指导思想——套路老旧但有效——在《红豆》中再次达到了效果,回溯性写作既提供了男女主之间的羁绊,让强强设定不那么玛丽苏(当然本质还是玛丽苏的),还让“治愈心理问题”成为主人公的性格成长点。可惜的是,这种性格成长未免还是太突兀、太理想化和反心理学了,好在读者和作者之间一直有着不言自明的默契——爱情的本质就是迪士尼电影里的万能治愈魔法。《冰雪奇缘2》中的艾莎公主一如无意于突破“霸总文”的人物设定,七星也不会在剧情创新上花费太多心思。她坦坦荡荡地写烂大街的“从救命之恩到以身相许”,写“阅尽千帆的总裁对好单纯好不做作的女主角死心塌地”。但七星的优势在于写作经验令她对陈规滥调驾轻就熟,可以把容易惹人厌烦的桥段轻巧滑过,多着笔墨于换汤不换药的那个“汤”——在其他作品中,或是大篇幅的细腻育儿日常,或表现为有钱人的恋爱奇观;在《红豆几度》中则是从职业文中吸取的新鲜元素(特写萧晨的雕漆场面、介绍种种工艺等等)。不过,文章后半段,当主战场回到“商战”(裴知协助萧晨争夺雕漆配方专利)领域时,结构未免有些失衡,风雨欲来的造势越久,完满结局就越是显得虎头蛇尾。至于系列文如何保持长足的吸引力,七星除了在狗血和套路的骨架上披件新衣服以外,还使用了“安排名主角在新文中客串”的讨巧手段,在《红豆几度》中再度利用“七星宇宙”的顶流男主来召唤老粉。当然,这个做法也不仅仅是在消费情怀,七星极擅长为不同书的主角们构造各种亲属关系或事业联系,让他们像人情家族小说的人物们一样结合在一起,同时保持自洽的能力排序方式与性格对照关系。于是,不同文章中的男主交锋与女主交流,让“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的概念格外可信。至少,七星在努力用自己的作品序列搭出一座有体温的城。最后,不得不提及《红豆几度》与七星其他系列作品的显著区别——她在书写过程中似乎拥有了女性主义自觉。萧晨既未完全被男主压制、婚后乖乖做无业花瓶(鉴于七星的这类女主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大概无法被称作全职家庭主妇),也并非身负家族责任、无奈之下成为女强人,面对家庭和事业的选择题,她异常坚定地表示“唯一确保不辜负我的只有手艺”,“如果是要我放弃雕漆、只做生儿育女的裴太太,我不愿意”。有趣的是,在萧晨即将出国学艺的当口,裴知则起了辞掉工作当随行家属的念头,尽管最后的结局依旧是事业爱情两全的成人童话,但这个设计本身已经非常超出她的常规操作。不过,在描写女主性格的时候,七星企图把她擅长的两种风格糅合在一起,塑造出“事业上大魔王,感情上小白兔”的新女主形象,却有些用力过猛,偶尔有违和感(比如萧晨面对徒弟、同行和男友的态度实在过于反差),卖萌的旁白也略显生硬。在这个基础上,也许我们又需要讨论几个新的问题——言情文中“强强模式”的标准是什么?经济独立且在事业上独当一面的女性如果在恋人面前幼稚又非理性,可不可以被认可为符合“女性主义”要求的人物形象?完全自立自强的女性人物与完全平等的爱情关系在言情网文的书写中是可能且必要的吗?END文/高灵毓图/网络编辑/吕凯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hl/1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