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有书燕穿杨·主播
阿成
有书君说
风雨飘摇的南朝时期,有这样一位奇女子。10岁获君主青睐,30岁被无情诛杀。有人说,她是妖妃,善行狐媚之术,专门惑乱君主。但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丽华和陈叔宝的爱情故事。由平民到贵妃
张丽华,出生于南朝的陈国。
祖上世代都是军人,到了她父亲这一代,转为编织席子的小手工业者。
她小小年纪便出落得花容月貌、落落大方。
家人为了给她找到更好的出路,也为了贴补家用,便送她去参加宫女选拔。
幸运的是,张丽华被选入太子陈叔宝的府中,给当时还是良娣品级的龚贵嫔做婢女。
她聪明伶俐,又会察言观色,因此深受龚良娣的喜爱。
龚良娣当时比较受宠,陈叔宝也时常到她这里来。
为了讨陈叔宝的欢心,龚良娣便让伶俐能干的张丽华在旁边伺候。
于是,陈叔宝就这样见到了张丽华。
只一眼,便惊为天人。
仅仅10岁的张丽华,梳着时兴的双丫髻,乌黑油亮,光可鉴人。
轻灵的刘海之下,双眼顾盼生姿,十分娇俏。
很快,陈叔宝就把张丽华纳入后宫之中。
17岁时,张丽华生下陈叔宝的第四子陈深,几年后生下第八子陈庄。
那时,陈叔宝早已有了皇后人选,那就是太子妃沈婺华。
但是,张丽华的地位完全在沈婺华之上。
公元年,陈叔宝的父亲陈宣帝去世。
陈叔宝趴在灵柩上痛哭流涕,不想被他心怀不轨的二弟陈叔陵用刀砍伤。
养伤期间,除了张丽华,陈叔宝不让任何妃子、婢女服侍,甚至连太子妃沈婺华也不得靠近。
伤好后不久,陈叔宝继承大统,即刻封张丽华为贵妃。
当然按照惯例,太子妃沈婺华被封为皇后。
但是,皇后只是个空架子,陈叔宝的心思主要在张丽华身上。
陈宣帝在世时,宫殿简陋。
但陈叔宝认为,简陋的住处配不上自己和张丽华,于是专门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豪华的楼阁。
陈叔宝住在临春阁,张丽华住在结绮阁,龚贵嫔、孔贵嫔二人住在望仙阁。
至于沈皇后,住在别殿,陈叔宝和她几乎没有往来。
三座楼阁高几十丈,有房屋数十间,其中的木制装饰、配件都用陈年紫檀木做成。
高阁整体点金缀玉,珠围翠绕。
日照时,光明璀璨;风起时,香气四溢。
楼阁下叠石成山,引水做池,奇花异草,恍如仙境。
张丽华常常在盛装之后,轻扶栏杆,看着楼下的山水花草。
宫中人远远望去,莫不以为是仙女降落凡间。
陈叔宝那首著名的《玉树后庭花》就是描写张丽华的美貌的: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有人说,张丽华容貌如此出众,再加上母凭子贵,受宠那是自然的了。
但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由宠妃到贤内助
在勾心斗角的后宫之中,深受宠爱的张丽华不仅没有被群起而攻之,反而人缘非常好。
这是因为,张丽华善于洞察人心。
她深知陈叔宝好色,虽然她现在宠冠后宫,但不代表陈叔宝只爱她一人。
事实上,自陈叔宝的刀伤痊愈之后,其他妃子就陆续得到了宠幸。
若是张丽华妒忌其他妃嫔、宫女,恐怕迟早会遭到厌弃。
这种从不拈酸吃醋的做法,自然让陈叔宝也很满意,果然对她更宠爱了。
不仅如此,张丽华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陈叔宝懒于政事,不肯舍了美人专门去处理政务,甚至连奏折都懒得看。
他常常是一边让张丽华陪着他,一边让宦官们把奏折读给他听。
奏折格式古板,语言古奥,内容繁杂,宦官们常常是读到后面忘了前面。
所以有时陈书宝询问奏折内容时,他们往往前言不搭后语,眉头紧锁,汗流浃背。
一旁的张丽华却能记得清清楚楚,一条一条说得丝毫不差。
这让陈叔宝很是惊喜,就试着让张丽华分析一下奏折的内容该怎么处理。
谁知张丽华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
于是,懒惰的陈叔宝索性把某些奏折直接交给张丽华处理。
渐渐地,陈叔宝交给张丽华处理的奏折越来越多,对她也越来越依赖。
陈叔宝又派给张丽华一项工作,那就是参与访察宫外事务,访察后将所见所闻报告给陈叔宝。
张丽华观察力惊人,记得又清楚,所以凡所讲之事皆细节充分,让陈叔宝深觉可信。
她不单单报告事情的经过,还会告诉陈叔宝该怎么做。
懒于思考的陈叔宝,常常会直接采用她的建议。
自此以后,陈叔宝日益疏懒,更加依赖张丽华,张丽华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所以说,张丽华的受宠并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生了皇子,更多的是,来自于她的聪明能干。
由能人到罪人
如果张丽华一直这么兢兢业业地做下去,一边管理后宫,一边辅佐君王。
那么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名妃,流芳百世。
然而,她却不知分寸,无视国家法度,最终和陈叔宝一起把陈国拖入泥潭。
陈叔宝和张丽华共同听取奏折时,常常把她抱在腿上。
张丽华不仅不觉得这有失身份,反而顺之从之。
陈叔宝嗜酒如命,爱好观看歌舞,喜欢吟诗作对。
他做这些事情时,常常要大臣们作陪,让张丽华、孔贵嫔等人夹坐在中间。
不顾眼前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臣,又有血气方刚的年轻官员,张丽华一味吟诗、唱歌、跳舞、烂醉如泥。
这种做派,自然让朝中那些端方中正的大臣看不下去。
他们便给陈叔宝提意见,告诫他不要沉迷酒色,失了体统。
这些奏折多半还要靠张丽华处理,她不仅不反思陈叔宝和她的错误,反而让陈叔宝重重处罚这些大臣。
对待提意见的人是这种高压态度,对待另外一类人则变成了另一番态度。
张丽华自己以及其他后宫之人的家人,如果犯错、犯罪,都会找张丽华从中斡旋。
张丽华知道后,便去找陈叔宝说情,而陈叔宝基本上没有反驳过她。
不仅如此,张丽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陈深能成为太子,不惜诬陷当时的皇后和皇太子。
但是沈皇后虽然不受陈叔宝的待见,在朝中却素有贤名。
而且废长立幼,又历来为大臣所强烈反对。
虽然最终张丽华成功地陈叔宝立陈深为太子,但却引起了公愤。
张丽华的无分寸和不顾原则,对陈国产生了不利影响。
奉承和贿赂张丽华的人逐渐得势,而有本事的贤人却渐渐远离。
加上陈叔宝沉迷酒色、怠政懒政、重文轻武,终至民怨沸腾、军备废弛,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
惨然落幕
公元年,隋军攻陷陈国都城建康(今南京),在一口枯井中发现了陈叔宝、张丽华和孔贵嫔。
陈叔宝和孔贵嫔后来以俘虏的身份,被发往长安。
但张丽华,却立即被斩杀于清溪中桥。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杀她,史家观点不一。
即使是《隋书》一书,在不同的传记中,给出的说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说她是妲己再世,不杀的话会惑乱新的君主,有的则避而不谈。
张丽华当然有错,她不知分寸,有失礼仪,恣意妄为,扰乱朝政。
但在史学家语焉不详的描述里,她的美,终究还是被扭曲了。
美貌,是父母给她的祝福,却被妖化成了罪恶。
而她真正的错误,却被轻轻掩过。
“轻车何草草,独唱后庭花。玉座谁为主,徒悲张丽华。”
??
记得拉至文末为有书君点赞哦!
《二十四史》之系列
正式连载中
明天我们要讲的是鱼玄机的故事想知道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每天记得准时来收听呦如果喜欢今天的故事可以在文末给有书君点个“在看”噢点击,查看主人竟对猫咪做了这种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