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篇文章
外阴瘙痒,阴道炎,就像妇科中的“感冒”,每个女人总会遭遇那么几次。很多女神就会困惑了;“我很注重卫生的好伐!每天又洗又擦的,还买了专门的女性清洁洗液,怎么还会这样的啦?”
女性的外阴与尿道、肛门邻近,经常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刺激,加上性经期使用卫生巾,有的人还习惯使用卫生护垫,如果不注意皮肤清洁,确实容易引起外阴炎症;
事实上,有不少女神,虽然洗的很勤,但是洗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正确。姐妹们可知道,年龄段不同,时节不一样,洗的方法还需要稍有差异,错误的清洗方法也会诱发妇科炎症。
今天就来安利一波正确的洗“下面”常识。
1.健康女性,日常怎么洗?
清洗液体
正常情况下,阴道是有自净作用的,女性雌激素的作用可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另外阴道乳酸菌的存在,帮助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4.5),能抑制其它病原体的生长;
所以每天用清水洗外阴即可,避免用碱性或酸性较强的液体。
如果有炎症发作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洗剂。
清洗注意事项
清洗外阴之前,请先洗净双手。
洗澡时,尽量选择淋浴,如果没有淋浴条件,可用专用的盆坐浴。
清洗外阴时,应分开大小阴唇,从前往后清洗。
便后也最好清洗肛门,去除污物,避免自身的交叉感染。
擦干方法
用于擦干的毛巾使用后要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最好在阳光下暴晒,湿毛巾很易滋养细菌。
使用纸巾,需要保证纸巾的质量,有些质量欠佳的产品可能会携带有害化学成分及细菌,增加外阴感染的概率;宜选用高质量、材质柔软的纸巾。
外阴擦拭是尽量擦干,湿润的环境容易给细菌繁殖提供机会。
擦会阴的毛巾要与洗脚的毛巾分开。
2.特殊情况下,怎么洗?
①经期
月经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经期盆腔充血,全身抵抗力下降,宫口松弛及内膜脱落后出现创面等;
使得病毒有机可乘,容易引起宫腔感染及盆腔炎症。
如何注意卫生
因为肛门、尿道、阴道的特殊生理结构,病菌容易在卫生巾上移动,引起交叉感染;
所以,卫生巾需要适时更换,一般量不多的时候建议2-3小时更换一次;
经量多的时候需要及时更换。
经期内每晚用清水冲洗外阴,禁止盆浴、性生活及妇科检查和操作等。
②同房前/后
进行性生活之前,双方应尽量用清水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炎症刺激;
因为男性的小弟弟常积一些污垢,这些污垢必须清洗,不然带入阴道容易引起阴道炎症。
女性的外阴有许多皱褶,皮脂腺及阴道分泌物常常积在皱褶中,并且阴道、尿道、肛门位置较近,容易受到污染。
性生活之后也尽量清水冲洗,但也要避免过度冲洗,防止影响阴道本身的自净功能。
如果伴侣有生殖器炎症时,最好暂时不要同房,或者使用避孕套同房。
③孕期/产后
阴道本身有自净作用,通常能够维持外阴的健康和清洁卫生。
所以每日清水清洗即可,一些洗液中含有药物或者化学成分,孕妇使用后会破坏正常菌群,反而导致阴道感染。
有的洗液甚至会对胎儿及自身产生一定的危害。
所以,不建议孕妇常规用洗液。
只有当炎症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洗剂。
刚刚分娩完的妈妈们,建议用温开水冲洗会阴,每天清洗两次。
如果有会阴裂伤或者侧切伤口,可用温开水或者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在每次大便后清洗。
由于会阴伤口完全愈合一般需要两周左右,两周后可改为每天用温开水清洗会阴一次。
④未发育的小女孩
未发育的小女孩外阴发育不全,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
且小女孩雌激素水平较低,阴道上皮较薄,糖原少,pH值偏高,感染炎症的几率很高。
所以小孩子注意外阴清洁很重要,尽量穿纯棉透气的内裤,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
大便后及时清洗外阴,谨防粪便擦不干净污染会阴,擦拭应从前往后,防止肛门污物污染阴部。
作者:医院妇产科
Jojo医生(孙旖)
戴云
延伸阅读
孕妈妈,到底能不能好好看一场《哪吒》?关于产后VTE,宝妈必须要知道的!当女医生遭遇女性盆底问题妇产科女医生私房备孕秘诀,看完可能立马就怀孕!我的天哪!没有性生活也能怀孕?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