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四肢骨与关节创伤
锁骨骨折
[FracturesofClavicle](S42.0)
.受伤局部疼痛、肿胀;
2.伤处畸形、压痛、骨擦音;
3.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4.X线检查。
.手术治疗:骨折移位不稳定者和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2.非手术治疗:
()婴儿锁骨骨折一般无需固定,注意避免压迫和活动锁骨;
(2)骨折无错位且稳定者可采用“8”字绷带或“8”字石膏固定。也可用锁骨固定带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术后使用三角巾或吊带保护6周。
.局部隆起、畸形;
2.偶可伤及胸膜及肺脏;
3.锁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肩胛骨骨折
[fractureofscapula][S42.]
.后局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
2.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3.吸气可能诱发疼痛加重;
4.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多数以三角巾悬吊患肢,早期局部冰敷;
(2)伤后2~3周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
()涉及关节面,且有明显移位的骨折;
(2)肩胛颈骨折移位超过9mm或成角度;
(3)不稳定肩胛骨骨折(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三角巾或吊带保护。
.肋骨骨折;
2.脊柱骨折;
3.胸部脏器损伤;
4.肩关节功能障碍;
5.神经损伤。
其它诊断名称:肩胛骨骨折、肩胛冈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盂骨折、肩峰骨折、喙突骨折。
肩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theshoulderjoint][S43.0]
.伤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2.方肩畸形;
3.肩峰下空虚;
4.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
5.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颈腕吊带固定2周;
2.手术治疗:少数复位不成功者,或陈旧性脱位超过3周;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外固定。
.肩关节复发性脱位;
2.大结节骨折;
3.腋神经损伤。
其它诊断名称:盂肱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theacromioclavicularjoint][S43.]
、外伤后肩部疼痛,肿胀、压痛;
2、上肢活动受限;
3、肩锁关节处隆起、弹性感;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颈腕吊带固定;
2.手术治疗;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外固定。
.残留肩锁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畸形;
2.肩锁关节脱位复发;
3.肩锁关节炎。
其它诊断名称:肩锁关节损伤。
胸锁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sternoclavicularjoint](S43.2)
、外伤后胸锁关节部位疼痛,肿胀、压痛;
2、脱位后胸锁关节处变平,锁骨内端不可触及,或锁骨内侧端局部隆起,患肩宽度变短;
3、X线检查;
4、断层摄影、CT检查。
、非手术治疗:对锁骨头向外脱位者,可首选手法复位;
2、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有气管或纵隔血管压迫症状的后脱位者,多采用锁骨内端复位或切除术;
3、围手术期治疗:防治感染。
.臂丛神经受压迫;
2.大血管受压迫;
3.胸锁关节半脱位。
其它诊断名称:胸锁关节损伤。
肩袖损伤
[injuryofrotatorcuff](S46.0)
.外伤后肩前外侧疼痛,肩关节被动外旋或过度内收时疼痛加重;
2.肩关节上举及外展功能受限,局部压痛;
3.肩关节坠落试验、撞击试验、疼痛弧征阳性;
4.X线检查;
5.必要时可行CT、MRI、超声及关节镜检查。
.非手术治疗:肩袖挫伤:三角巾悬吊、制动3周,物理疗法,封闭等;
2.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及合并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物理疗法、康复训练;
(3)外固定。
.关节不稳定;
2.肩关节功能障碍。
肱骨近端骨折
[fractureofproximalendofhumerus](S42.2)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2.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
3.局部压痛;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轻度移位骨折可制动;
(2)有移位的外科颈骨折可手法复位,外固定;
(3)无移位的大结节骨折可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肱骨解剖颈骨折,有移位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2)手法复位失败的外科颈骨折,或粉碎骨折,手法复位后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3)移位大于0.5cm大结节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4)肱骨近端三部分以上的骨折,应手术治疗,老年者,可一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切开复位内固定者,可适当外固定。
()臂丛神经损伤;
(2)肩关节僵硬;
(3)骨折畸形愈合;
(4)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其它诊断名称:肱骨上端骨折、肱骨头骨折、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小结节骨折。
肱骨干骨折
[fractureoftheshaftofthehumerus](S42.30)
.外伤后上臂疼痛、肿胀、畸形;
2.局部压痛、不能抬起;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大多数肱骨骨折可非手术治疗;
(2)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
2.手术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时可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无法达到或维持功能复位的;
(3)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伤肢需要早期活动的;
(4)多段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5)合并有肱动脉、桡神经损伤,需要手术探查的。
3.围手术期治疗:防治感染。
.神经损伤;
2.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其它诊断名称:肱骨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supracondylarfractureofthehumerus](S42.)
.外伤后肘部弥漫性肿胀、畸形;
2.肱骨干骺端明显压痛,可有异常活动;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手法复位,外固定;
(2)牵引。
2.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失败者;
(2)有严重移位或复位后不稳定者;
(3)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适当给外固定。
.肱动脉损伤;
2.肘内翻;
3.肘关节活动障碍;
4.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5.肘部骨化性肌炎。
肱骨髁上骨折为0岁以下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此类损伤的并发症很多,如血管神经损伤、前臂肌肉缺血性挛缩、肘关节畸形或关节功能障碍等。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
[fractureoflowerepiphysisofhumerus](S42.44)
.外伤后肘部弥漫性肿胀,或畸形;
2.肱骨干骺端明显压痛,可有异常活动;
3.幼儿肘部骨骺未骨化,骨折线不能通过X线检查直接显示,须拍摄健侧对比;
4.CT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或牵引;
2.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失败者或有严重移位,复位后不稳定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适当外固定。
.肱动脉损伤;
2.后期继发肘部畸形;
3.肘关节活动障碍。
其它诊断名称:肱骨远端骺损伤
肱骨髁间骨折
[fractureofintercondylarofhumerus](S42.43)
.外伤后肘部弥漫性肿胀,肘关节活动障碍;
2.肱骨干骺端明显压痛,可有异常活动;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骨折无移位者或骨折粉碎的老年人,可石膏外固定或牵引;
2.手术治疗:对有移位的髁间骨折,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适当给予短期外固定。
积极功能锻炼。
.肘内翻畸形;
2.肘关节功能障碍。
肱骨内上髁骨折
[fractureofinternalepicondyle](S42.)
.伤后肘部内侧疼痛、肿胀;
2.明显压痛,可有异常活动;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肱骨内上髁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小,未达关节水平;
(2)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于曲肘旋前位。手术治疗:撕脱的内上髁嵌夹在内侧关节间隙者;
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
2.迟发性尺神经炎。
肱骨内髁骨折
[fractureofinternalcondyleofhumerus](S42.45)
.伤后肘内侧疼痛、肿胀;
2.局部隆起、畸形、压痛;
3.肱骨内髁异常活动;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骨折无移位者可用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骨折块出现移位或明显旋转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肘关节功能障碍;
2.尺神经损伤。
肱骨外髁骨折
[fractureofexternalcondyleofhumerus](S42.40)
.伤后肘部外侧疼痛、肿胀;
2.局部压痛;
3.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及异常活动;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可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侧方移位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出现再次移位,可手术治疗;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肱骨外髁骨折手术内固定一般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适当外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肘外翻;
2.骨折不愈合;
3.迟发性尺神经炎。
肱骨小头骨折
[fractureofthecapitellum](S42.)
.伤后肘关节疼痛、肿胀、压痛;
2.关节活动受限;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骨折,切开复位;
3.围手术期治疗:()防治感染;(2)适当外固定。
.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
2.肘关节活动受限。
肘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elbow](S53.)
.外伤后肘关节肿胀,尺骨鹰嘴后突畸形,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变形;
2.肘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压痛;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肘关节脱位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者可切开复位。
肘关节活动障碍。
尺骨鹰嘴骨折
[fractureofolecranonprocessofulna](S52.0)
.伤后局部肿胀、压痛;
2.肘后方可触到凹陷部、骨折块;
3.肘关节功能丧失;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
()尺骨鹰嘴合并冠状突骨折、侧副韧带损伤;
(2)有移位的骨折。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3)早期功能锻炼。
.肘关节活动受限;
2.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桡骨近端骨折
[fractureofproximalendofradius](S52.)
.伤后肘外侧疼痛,肿胀;
2.局部压痛;
3.前臂旋转明显受限,且疼痛加重;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石膏固定。桡骨颈骨折,桡骨头倾斜30°~60°者,可手法复位;
2.手术治疗:
()桡骨头倾斜大于60°的桡骨颈骨折,可切开复位。无需内固定。
(2)成年人的桡骨头骨折,移位骨块累及桡骨头30%以上或粉碎的桡骨头骨折,可行桡骨头切除术。
(3)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中,若合并有内侧副韧带断裂或内上髁骨折,肘关节外翻不稳定,可行桡骨头假体置换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骺早闭;
2.上尺桡关节半脱位。
前臂骨折
[fractureofforearm](S52.2、S52.3、S52.4)
.前臂肿胀,疼痛;
2.成角畸形;
3.活动受限;
4.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
.非手术治疗:移位不明显或稳定的骨折可以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失败的,或复位后不能维持者;
(2)开放性骨折;
(3)有血管神经损伤,需要手术探查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给外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
2.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3.感染。
桡骨远端骨折
[fractureofthedistalradius](S52.5)
.伤后腕部肿胀、肿胀、压痛;
2.腕关节、前臂的活动受限;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为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
2.手术治疗:少数骨折复位后不稳定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给外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
2.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其它诊断名称:科雷骨折、Colles骨折、史密斯骨折、Smith骨折、反科雷骨折、巴通骨折、Barton骨折、反巴通骨折、桡骨茎突骨折。
下尺桡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distalradioulnarjoint](S63.0)
.外伤后下尺桡关节部肿胀,压痛;
2.下尺桡关节松动,尺骨头向背侧或掌侧突出;
3.X线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舟骨骨折
[fractureofnavicular(scaphoid)boneofhand](S62.0)
.伤后腕部鼻烟窝饱满,压痛;
2.腕关节的活动受限;
3.X线检查;
4.临床症状明显,但是X线检查未见骨折者,可以通过断层摄影、CT、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或先按照骨折处理,在伤后2、4周复查X线照片/断层摄影/CT/MRI。
.非手术治疗:新鲜骨折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管型固定;
2.手术治疗:骨折不稳定或出现再次移位,或出现骨折不愈合时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给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
2.腕关节功能障碍;
3.舟状骨缺血性坏死;
4.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月骨骨折
[fractureoflunate(semilunar)](S62.)
.腕关节过度背伸史;
2.月骨背侧肿胀、压痛;
3.腕关节的活动受限;
4.X线检查、断层摄影或CT、MRI等检查;
5.临床症状明显者,可先按照骨折处理,在伤后2、4周复查X线检查/线断层摄影或CT或MRI。
.非手术治疗:掌、背侧骨折及无移位的月骨体骨折,多采用石膏管型固定;
2.手术治疗:
()有移位的月骨体骨折,或出现骨折不愈合者;
(2)手术方式可选择内固定、植骨、腕关节部分融合术、月骨摘除和肌腱填塞术等。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
2.腕关节功能障碍;
3.月骨缺血性坏死;
4.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月骨脱位
[dislocationoflunate(semilunar)](S63.0)
.腕关节过度背伸外伤史;
2.腕关节疼痛、肿胀、压痛;
3.腕关节的活动受限;
4.X线检查/断层摄影或CT、MRI等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如合并有腕舟骨骨折,2周和4周时更换石膏,石膏固定至舟骨骨折愈合为止;
2.手术治疗:
复位后腕关节不稳定者,或舟月分离或骨折移位,切开复位、韧带修复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月骨掌侧脱位严重,无韧带附着者可行月骨切除,肌腱填充术。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合并的腕骨骨折不愈合;
2.腕关节功能障碍;
3.腕关节不稳定;
4.月骨缺血性坏死;
5.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其它诊断名称: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月骨掌侧脱位。
手软组织损伤
[injuryofsofttissueofhand](S66.)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体征和伤口探查等可确定诊断;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单纯的软组织、韧带的挫伤或捩伤,可理疗,制动及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无缺损的皮肤裂伤或切割伤:清创缝合;
(2)有缺损的皮肤损伤可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等,术后适当外固定;
(3)合并有韧带、肌腱、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进行相应的修复,术后石膏外固定;
(4)手部挤压伤和爆震伤,可能伤口很小甚至没有伤口,但深层软组织,特别是手内在肌损伤严重,必要时需要切开减张。某些坏死严重的,可能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3)邻指皮瓣、鱼际皮瓣、交臂皮瓣、胸腹壁皮瓣术后2周断蒂。
.感染;
2.瘢痕挛缩;
3.手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
拇指腕掌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carpometacarpaljointofthumb](S63.0)
.外伤后拇指腕掌关节疼痛、肿胀、压痛;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一般手法复位后经皮穿针固定,同时石膏外固定6周,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合并拇指基底部骨折;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拇指腕掌关节半脱位;
2.创伤性关节炎。
拇指掌骨骨折
[fractureoffirstmetacarpalbone](S62.2)
.伤后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压痛;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第一掌骨骨折多数复位容易,但是维持位置比较困难,须定期摄片复查;
2.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不稳定者,经皮穿针内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
2.拇指腕掌关节半脱位;
3.拇指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其他诊断名称:第一掌骨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合并拇指腕掌关节半脱位(Bennett骨折、Rolando骨折)。
拇指掌指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metacarpophalangealjointofthumb](S63.)
.伤后拇指掌指关节部位疼痛、肿胀、压痛;
2.单纯韧带损伤时无明显畸形,应力试验阳性;
X3。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单纯韧带不完全损伤者和简单脱位者,可给予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
()韧带完全断裂者,需手术修复。合并骨折者须内固定;
(2)拇指掌指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拇指掌指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拇指掌指关节松弛。
其它诊断名称:第Ⅰ掌指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carpometacarpaljoint](S63.0)
.伤后腕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常由于严重肿胀掩盖畸形;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单纯脱位,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软组织肿胀严重,无法维持位置者,可以内固定。若合并有肌腱断裂,或骨折者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3)石膏外固定6周。
.血管、神经、肌腱损伤;
2.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掌骨骨折
[fractureofmetacarpalbone](S62.3)
.外伤后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压痛,畸形有时不明显;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复位后无法维持位置及开放性骨折,可手术治疗;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畸形愈合;
其它诊断名称:掌骨头骨折、掌骨颈骨折、掌骨干骨折、掌骨基底骨折
掌指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metacarpophalangealjoint](S63.)
.掌指关节受到过伸暴力;
2.外伤后掌指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简单脱位,可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脱位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功能锻炼。
指间关节脱位
[dislocationofinterphalangeal(joint),hand](S63.)
.外伤后指间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2.某些脱位在就诊前已经复位,通过麻醉下被动活动检查,多数可以明确诊断;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简单脱位可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对于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有骨折的脱位,可切开复位;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掌板挛缩;
2.钮孔畸形;
3.侧副韧带损伤;
4.指间关节功能障碍。
指骨骨折
[fractureoffinger](S62.6)
.外伤后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压痛、畸形;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细小骨折可行骨块切除;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骨折畸形愈合;
3.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骨盆骨折
[fractureofpelvis](S32.2-S32.5)
.高能量外力致伤史;
2.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压痛;
3.其它体征包括:耻骨联合或耻骨支压痛;骨盆前后、侧方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双下肢不等长或旋转畸形(下肢无损伤)、双侧耻骨结节间隙增大、有上下或前后移位;单侧骶髂关节,其外形与对侧不对称;骨盆变形;
4.X线检查;
5.CT检查和CT影像三维重建,能够使临床医生了解骨盆损伤后的整体情况,为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非手术治疗:
()采取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的系列治疗;
(2)骨盆骨折本身的非手术治疗:卧床、手法复位、下肢骨牵引和骨盆悬吊牵引。
2.手术治疗:
()外固定器固定: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骨折以及旋转不稳定骨折或开放性骨折者;
(2)切开复位内固定;
(3)细小骨折可行骨块切除。
3.围手术期治疗:
()抗休克;
(2)防治并发症:包括预防褥疮(应用气垫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者定期膀胱冲洗)、深静脉血栓等;
(3)防治感染;
(4)下肢骨牵引或皮牵引。
.休克;
2.盆腔出血尿道损伤;
3.膀胱损伤;
4.直肠损伤;
5.神经损伤;
6.女性骨盆骨折可能合并会阴及阴道撕裂伤;
7.感染;
8.骨折畸形愈合;
9.女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可能导致产道狭窄;
0.腹膜后血肿。
其它诊断名称:髂骨骨折、坐骨骨折、耻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分离。
髋臼骨折
[fractureofacetabulum](S32.4)
.外伤后髋部疼痛、肿胀、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明显受限;
2.合并有髋关节脱位者,下肢有髋关节后脱位或前脱位的典型表现;
3.大部分髋臼骨折依赖X线检查;
4.CT检查和CT影像三维重建,能够使临床医生了解髋臼骨折后的整体情况,为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或移位很少的髋臼骨折,患侧股骨髁上牵引,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抗休克;
(2)防止卧床并发症:包括预防褥疮(应用气垫床)、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者定期膀胱冲洗)、深静脉血栓等;
(3)防治感染;
(4)下肢骨牵引或皮牵引;
(5)根据情况可以使用CPM治疗,防止髋关节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
2.感染;
3.骨折畸形愈合;
4.髋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
5.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错位型股骨颈骨折
[fractureofneckoffemur](S72.0)
.伤后髋部疼痛,活动时明显;
2.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3.伤肢呈外旋短缩畸形;
4.髋前方压痛、有轴向叩击痛;
5.X线检查。
.手术内固定;
2.人工关节置换;
3.防治感染。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无错位型股骨颈骨折
.伤后髋部稍痛;
2.下肢活动无明显受限,甚至可以站立或行走;
3.伤肢无畸形;
4.X线检查。
首选非手术治疗:卧床、下肢牵引、防止旋转;如果发生错位,可行手术治疗。
见错位型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72.)
.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
2.髋外侧肿胀、压痛;
3.下肢外旋和短缩畸形明显,活动受限,有轴向叩击痛;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者;
2.手术治疗:不稳定骨折及不宜长期卧床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必要时输血;
(3)防治卧床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4)下肢骨牵引或皮牵引。
髋内翻畸形,患肢内收、短缩畸形。
其它诊断名称: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dislocationofhip](S73.0)
.多由强大的间接外力引起;
2.髋部疼痛,不能活动。患肢缩短;
3.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
()后脱位: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可在臀部触及脱出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明显;
(2)前脱位: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沟处肿胀,可以摸到股骨头;
(3)中心脱位:伤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大腿上段外侧可有血肿,患肢可有缩短。
4.X线检查;
5.有时需要CT检查,了解髋臼骨折情况。
.非手术治疗: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后下肢皮牵引或骨牵引;
2.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失败者和合并神经损伤者均应手术切开复位;有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者,若复位后骨折复位不良,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2)合并有股骨头骨折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下肢骨牵引或皮牵引。
.坐骨神经损伤;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髋关节脱位复位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暴力,复位后应照片复查,证实复位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碎骨折片。
股骨转子下骨折
[subtrochantericfracture](S72.2)
.伤后局部明显疼痛、不能站立;
2.伤肢内收、短缩畸形;
3.局部肿胀、压痛;
4.X线检查。
.手术治疗:绝大部分股骨转子下骨折者;
2.非手术治疗:无错位的长斜形骨折、严重粉碎骨折或无条件手术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如果出血较多,可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
(3)治卧床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骨折畸形愈合;
2.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其它诊断名称: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干骨折
[fractureofshaftoffemur](S72.3)
.伤后大腿肿胀、疼痛,髋及膝关节活动障碍;
2.局部出现成角、缩短、旋转等畸形;
3.大腿局部压痛,反常活动;
4.X线检查。
.手术治疗为成人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2.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比较稳定的股骨干骨折和儿童股骨干骨折等,可牵引或用石膏、支具外固定等;
3.围手术期治疗:出血量大,常需在术前、术中输血,以防休克。加强防治感染。
.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
2.膝关节功能障碍。
股骨髁上骨折
[supracondylarfractureoffemur](S72.4)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皮肤瘀斑;
2.局部压痛,畸形,反常活动;
3.如累及腘动脉可有小腿肢体缺血的表现;
4.X线检查。
.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手术内固定;
2.非手术治疗:可牵引配合夹板或石膏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如果出血较多,可行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
(3)防止卧床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4)可用CPM,防止膝关节粘连。
.休克;
2.脂肪栓塞;
3.血管、神经损伤;
4.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5.膝关节功能障碍。
半月板损伤
[tearofmeniscus](S83.2)
.外伤史。膝关节突然疼痛,继而肿胀。急性期症状消退后,反复间歇性膝关节疼痛交锁、弹响、打软腿等症状;
2.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征阳性、旋转挤压或过伸试验阳性;
3.常用辅助检查:膝关节造影、MRI可辅助诊断;
4.X线检查可除外其它疾病。
.非手术治疗:急性期可相对制动,物理治疗等,如果出现交锁,可采用手法解锁,必要时皮牵引解锁;
2.手术治疗;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适当外固定。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2.膝关节积血;
3.感染;
4.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膝关节韧带损伤
[sprainofligamentsofknee](S83.5、S83.6)
.外伤史,膝关节突然疼痛,继而肿胀;
2.侧副韧带损伤者可有损伤侧压痛;
3.不同韧带损伤可分别出现侧方挤压分离试验、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等特殊检查阳性;
4.常用辅助检查:X线检或膝关节造影、MRI。
.非手术治疗:侧副韧带损伤,急性期可制动、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可采用直视或关节镜下韧带修补、重建、移植、撕脱骨折内固定等;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膝关节不稳定;
3.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4.膝关节积血。
其它诊断名称:前交叉韧带损伤、前十字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十字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胫骨髁间棘骨折。
股骨髁骨折
[condylarfractureoffemur](S72.4)
.伤后膝部明显肿胀;
2.可有膝关节畸形;触痛,可感到骨擦音;浮髌试验阳性;
3.如合并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可出现远端肢体的相应体征;
4.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
.非手术治疗:对于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如张力大,可抽出膝关节积血;
2.手术治疗:股骨髁骨折治疗的关键是重建膝关节结构,对有移位的骨折常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用CPM,防止膝关节粘连。
.脂肪栓塞;
2.血管、神经损伤;
3.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4.膝关节功能障碍。
其它诊断名称:股骨髁间骨折。
髌骨骨折
[fractureofthepatella](S82.0)
.外伤后髌前肿胀,压痛,有时可触及髌骨分离;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可石膏外固定有移位骨折能够手法复位者,可以外固定器固定;
2.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法维持解剖复位者,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粉碎骨折,无法内固定者,可行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功能锻炼。
.畸形愈合;
2.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髌骨脱位
[dislocationofthepatella](S83.0)
.伤后膝关节疼痛、无力、活动障碍;
2.髌骨内侧明显肿胀、压痛,有瘀斑;
3.膝关节穿刺可抽出血性积液;
4.麻醉下屈膝时髌骨向外侧移位;
5.X线检查明确髌骨位置并协助发现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可手术修复撕裂的膝内侧结构;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止感染;
(2)石膏外固定。
.复发性髌骨脱位;
2.膝关节内游离体。
胫骨平台骨折
[tibialplateaufracture](S82.08)
.伤后膝关节肿胀,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
2.受伤局部可见皮下淤血;
3.骨折严重时可出现膝关节畸形;
4.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
5.CT或MRI可以帮助医生详细了解骨折移位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单纯劈裂骨折而无明显移位者。休息、抬高患肢、石膏固定等对症治疗;
(2)有移位骨折能够手法复位并能够维持位置者。
2.手术治疗:骨折有移位并影响关节面完整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必要时输血;
(3)可早期功能锻炼或应用CPM,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
.膝关节不稳;
2.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3.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4.创伤性骨关节炎。
其它诊断名称:胫骨髁骨折
胫腓骨骨折
[fractureoftibiaandfibula](S82.2)
.外伤后小腿疼痛、肿胀,压痛。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小腿畸形和异常活动;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对于无移位骨折,可石膏外固定;
(2)有移位骨折能够手法复位并维持位置者,可复位后石膏外固定;
(3)其它情况也可牵引和外固定。
2.手术治疗:
()内固定:内固定器材有钢板、螺丝钉、(带锁)髓内针、Ender髓内钉、矩形髓内钉、Lottes髓内钉等;
(2)外固定: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者或不愿接受2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装置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功能锻炼或应用CPM,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腓总神经损伤;
2.开放骨折合并感染;
3.畸形愈合;
4.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5.关节功能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
6.爪状趾畸形;
7.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其它诊断名称:胫骨骨折、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跟腱断裂
[Achillestendonrupture](S86.0)
.伤后跟腱局部疼痛、肿胀、小腿无力,行走困难;
2.患侧踝关节跖屈活动减少或完全消失;
3.提踵试验:患足不能提踵或较健侧力弱;
4.X线检查显示跟腱阴影不连续或阴影模糊。跟腱上脂肪垫三角形阴影边缘模糊,有时可见跟腱钙化或跟骨撕脱骨折片。
.非手术治疗:闭合性部分跟腱断裂在踝关节悬垂松弛位用石膏靴固定后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和完全性跟腱断裂需手术修复跟腱;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术后石膏固定。
腓肠肌萎缩、短缩或无力。
踝关节韧带损伤
[sprainofligamentsatankle](S93.4)
.伤后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
2.踝关节活动受限;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可外固定;
2.手术治疗:韧带完全损伤者可手术修补;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
(2)适当外固定。
.踝关节功能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
2.踝关节不稳定。
其它诊断名称:踝关节扭伤、外踝韧带损伤、前距腓韧带损伤、跟腓韧带损伤、后距腓韧带损伤、三角韧带损伤。
踝关节骨折
[fractureofankle](S82.8)
.伤后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
2.骨折严重或合并踝关节脱位时可出现踝部畸形和异常活动;
3.踝关节活动受限;
4.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对于无移位的骨折石膏外固定;
(2)有移位骨折能够手法复位并维持位置者,可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失败、垂直压缩型骨折、踝部骨折伴韧带损伤和开放性骨折脱位;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可早期功能锻炼。
.开放骨折合并感染;
2.畸形愈合;
3.踝关节功能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
其它诊断名称:外踝骨折、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双踝骨折、三踝骨折。
距骨骨折
[fractureoftalus](S92.)
.外伤后踝部疼痛、肿胀,压痛。如果有距骨脱位,则可见明显畸形;
2.X线或CT检查可明确骨折和脱位的情况;
3.CT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距骨骨折的详细情况。
.无移位的距骨骨折,可石膏外固定;
2.有移位的距骨头骨折,如果骨折块小,无关节不稳定时,可以切除骨块;如果影响关节稳定,需要内固定;如果无法复位固定,可行距舟关节融合术;
3.距骨颈骨折无移位或合并半脱位时,可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4.合并脱位的距骨颈骨折,往往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植骨;
5.距骨体骨折,小块骨折可外固定或手术切除,大块骨折则需要内固定。粉碎骨折可能需要切除距骨体,行关节融合术;
6.距骨脱位可手法复位,外固定;如果闭合复位失败,则需要切开复位;
7.有学者主张开放性完全距骨脱位,需要行胫跟融合;
8.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石膏外固定。
.伤口皮肤坏死、感染;
2.血管、神经损伤;
3.肌腱损伤;
4.距骨缺血性坏死;
5.距骨周围创伤性关节炎;
6.距骨骨髓炎;
7.骨折畸形愈合。
跟骨骨折
[fractureofthecalcaneum](S92.0)
.伤后跟部疼痛、肿胀,压痛;
2.X线或CT检查。
.功能疗法:适用于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很小的骨折,或高龄、功能要求低及由于并发症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
2.闭合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
3.切开复位:使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4.关节融合术:对于粉碎骨折,难于复位固定且对功能要求较高的病人,可以使用距下关节融合。
5.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3)功能锻炼。
.伤口皮肤坏死、感染;
2.神经炎、神经瘤;
3.腓骨肌腱脱位、肌腱炎;
4.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5.跟痛;
6.骨折畸形愈合。
中跗关节损伤
[dislocationoftarsaljoints](S93.)
.伤后患足疼痛、肿胀;
2.足负重后疼痛加重;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或开放性损伤,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创伤性关节炎;
2.中跗关节僵硬。
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脱位
[dislocationoftarsometatarsaljoint](S93.)
.伤后患足疼痛、肿胀;
2.足负重后疼痛加重;
3.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或开放性损伤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
2.感染;
3.跖跗关节疼痛;
4.足弓消失。
跖跗关节位于前、中足交界处,又称为Lisfranc关节,该部位的损伤又称为Lisfranc损伤,多数为重物砸伤或车轮碾压导致。
跖骨骨折
[fractureofthemetatarsal](S92.30)
.多数由于直接暴力,特别是重物砸压及车轮碾压导致;
2.X线检查。
.非手术治疗:
()无移位的跖骨骨折:石膏外固定;
(2)有移位的跖骨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闭合穿针内固定;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或开放性骨折者;
3.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
(2)石膏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2.足背皮肤坏死;
3.血管、神经、肌腱损伤;
4.感染。
趾骨骨折
[fractureoftoe](S92.5)
.多数由于直接暴力,特别是重物砸压及车轮碾压导致;
2.X线检查。
.趾骨骨折手法复位后与邻趾固定即可;
2.末节趾骨骨折可清除甲下血肿,必要时拔甲;
3.严重的开放性趾骨骨折,不必过分追求保留足趾;
4.围手术期治疗:
()防治感染;
(2)适当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2.截趾;
3.感染。
创伤性肢(指)体离断
[traumaticamputation]
.伤后肢(指)体离断或仅有少量软组织连接;
2.肢(指)体严重的碾压伤或压砸伤等,导致肢(指)体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严重损伤,骨骼粉碎或缺损;
3.肢(指)体远端血运及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X线检查。
.手术治疗:可截肢或断肢(断指)再植手术;
2.某些难以判断的外伤,可一期进行断肢再植,观察数日后决定是否行截肢(指)手术;
3.必要时行血管、神经移植术;
4.断肢(断指)移植术中,必须首先进行骨折内固定;
5.围手术期治疗:
()严重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有时需要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2)防治感染;
(3)断肢(断指)再植或血管移植术后,给予扩血管、抗凝、肢体保温等治疗;
(4)可高压氧治疗;
(5)适当外固定;
(6)功能锻炼。
.伤口感染;
2.肢(指)体坏死;
3.肢(指)体功能障碍;
4.神经损伤后导致肢(指)体远端功能丧失、皮肤溃疡等;
5.截肢(指)后残端感染、溃疡、幻肢(指)痛。
肌腱及肌肉损伤
[injurytomusclesandtendons]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
2.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3.如果是开放性损伤,可出现出血,伤口内可见损伤的肌肉或肌腱;
4.严重损伤往往需要探查伤口之后方可明确诊断。
.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肌肉或肌腱不完全损伤,如挫伤等,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给予活血化瘀药物、理疗等,必要时可给予外固定、牵引等;
2.手术治疗:可以采用肌肉缝合,肌腱吻合、血肿清除等手术;
3.伤口污染严重,或其它条件不适宜一期修复者,肌腱损伤可进行二期修复;
4.肌肉或肌腱缺损严重者,必要时一期或二期行肌肉移位或肌腱移植手术;
5.围手术期治疗:
()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须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2)防治感染;
(3)适当外固定;
(4)功能锻炼。
.伤口感染;
2.血管、神经损伤;
3.肌肉、肌腱粘连。
诊断名称应包括解剖部位及肌肉肌腱名称的描述,如:示指屈指深肌腱断裂。
周围血管损伤
.局部大出血或搏动性血肿;
2.出血远端肢体缺血表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苍白和肢冷、运动和感觉障碍等;
3.低血压及休克;
4.动脉损伤的常见部位:
()上臂——肱动、静脉损伤;
(2)前臂——桡和尺动、静损伤;
(3)手部——掌深弓和掌浅弓动、静损伤;
(4)大腿——股动、静损伤;
(5)腘部——腘动、静损伤;
(6)小腿——胫后或胫前动、静损伤;
(7)足部——足背或足底弓动、静损伤。
可行血管造影。
.急症处理:紧急止血、输血补液、抗休克;伤部固定、制动;
2.保守治疗:仅限于闭合伤疑有血管痉挛者。应用神经节阻滞,血管解痉剂等;
3.手术治疗:探查术及修复术,有时需截肢。
.受伤肢体肿胀,甚至坏死;
2.筋膜间隙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Volkmenn氏综合征、Volkmenn肌挛缩):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后,骨折近端压迫或刺破弓动脉,加之局部组织严重肿胀影响远端肢体(前臂)肢体血液循环,可影响前臂和手的功能;
(2)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胫骨上/3骨折可伤及胫后动脉,导致下肢严重循环障碍甚至坏死。
3.假性动脉瘤;
4.动静脉瘘。
周围神经损伤
.受损神经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臂丛神经损伤:肩外展和屈肘功能障碍;或手指不能伸屈甚至整个上肢呈软瘫状态;
(2)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和手部挠侧半感觉障碍,及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或前臂肌麻痹及拇、示、中指屈曲功能障碍;
(3)尺神经损伤:环、小指爪形手畸形、手指内收、外展障碍、Froment氏征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手指半手指感觉障碍,其中小指感觉消失。另有伴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4)挠神经损伤:垂腕。伸腕、伸拇、伸指、及前臂旋后功能障碍和挠侧三个半手指背面皮肤特别是虎口部皮肤麻木;
(5)股神经损伤:膝关节伸直障碍。股前及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6)坐骨神经损伤:膝关节不能屈曲、踝关节和足趾不能运动,足下垂;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感觉消失;
(7)神经损伤:足跖屈、内收、内翻、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和足跟外侧及足底感觉障碍;
(8)腓总神经损伤:足呈内翻下垂畸形。不能伸趾和伸坶;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侧及内侧感觉障碍。
2.除常规检查外,需反复神经电生理检查。
.非手术病人和观察期间病人,常规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抗感染药物等。功能锻炼。观察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2.多需手术治疗。如减压、松解、缝合或吻合等手术。有时需行神经移位术、肌腱转位术等。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