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4岁的伊伊(化名)在家玩耍时因纱窗松动不小心从4楼坠落。坠楼后伊伊昏迷不醒,脸上和口鼻内不停的流血,家长当时就吓蒙了。随后急救车赶到,第一时间将伊伊送往首都儿科研究所。
到达急诊室时,伊伊已经深度昏迷,口腔和外耳道仍存在活动性出血,导致出现呼吸道梗阻、窒息,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20%,血压降至55/27mmHg,心率次/分,处于严重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医护人员迅速给予气管插管开放气道、静脉穿刺开放静脉通道输血、补液稳定生命体征。
急诊科第一时间请了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胸外科、普通(新生儿)外科等相关科室会诊,给予全面的诊疗和抢救。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马鸣雷到达抢救室时,伊伊双侧瞳孔已散大,光反射消失,额部颅骨及头皮凹陷,各项体征都说明伊伊存在严重的颅脑损伤,但是她的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建议转到ICU病房抢救,为下一步手术创造条件。
迅速完善生命体征评估和紧急检查后,伊伊从急诊室经绿色通道转入ICU病房,从这一刻起,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就和伊伊一起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战斗。
在重症医学科主任曲东的指挥下,副主任医师张瑾带领团队立刻给予伊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15分钟快速建立深静脉通路。输血科也迅速调取了足够的血制品支持抢救。经过快速输血、补液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积极的药物降颅压和脑保护治疗,以及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治疗后,伊伊的生命体征初步得到稳定。
但是,伊伊的多发创伤处仍有持续出血、渗血,血色素仍持续偏低,耳鼻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眼科的医护人员一直在床旁提供抢救支持,仔细寻找出血病灶,进行填塞按压,口腔科医生迅速进行了缝合修补手术。抢救工作持续到深夜,伊伊幼小的生命保住了。
但是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动态监测伊伊的头颅影像学,提示脑部损伤持续恶化加重。曲东主任立即请来神经外科主任邸飞会诊讨论病情,经过与家长深入沟通后,决定立即为伊伊进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
神经外科主任邸飞主刀,李继业副主任医师和李延滨主治医师辅助。术中发现伊伊的左侧额骨、颞骨和左侧眼眶有多处骨折,左侧额颞叶脑组织多发脑挫裂伤、脑组织张力极高,突出颅骨骨窗有2公分多。邸飞主任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的将挫伤的脑组织和脑内的血肿彻底清除后,脑组织的压力才稍微降低,历经3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伊伊转回ICU病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半个月后终于奇迹般的苏醒了,为了有利于后期康复,医护人员还为她进行了音乐疗法以及被动活动的康复治疗。7月25日,伊伊顺利出院。
当伊伊再次回到神经外科时,她已经恢复的很好,又是一个活泼爱笑、阳光可爱的小女孩了。她这次回来是为了修补上次颅脑外伤手术时因抢救生命而去除颅骨后导致的颅骨缺损。为了使颅骨缺损得到最完美的恢复,邸飞主任决定采用目前国内儿童颅骨修补最领先的技术与材料——3D打印PEEK材料颅骨修补技术。
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8月26日,邸飞主任为伊伊进行了PEEK材料颅骨修补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恢复也相当理想,头颅外形跟受伤之前相差无几,术后十天,伊伊再次康复出院。
这次出院,伊伊对医护人员恋恋不舍,大家对这个坚强可爱的小天使也是倍爱有加。出院当天,伊伊爸爸主动去义务献血,他说“女儿意外坠楼得以生还,是得到了首儿所医护人员的庇佑,我想用献血的方式表达感激,也更希望能帮助到其他孩子”。
文
李延滨、孙媛媛
摄
神经外科提供
编辑
宣传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