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之病因知多少

产后出血(PPH)是产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ml,剖宫产者≥ml。原发性是指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继发性是指发生于分娩24小时后至6周。常见原因包括四大原因: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这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结构是内环、外纵、中交叉。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

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体质虚弱、高龄、肥胖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腔感染、子痫前期(重度)等;③子宫因素: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肌瘤剔除术后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肌纤维变性等;④药物因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宫缩抑制剂等。

2.胎盘因素(20%)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可能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史有关,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静脉曲张;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产科并发症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肝脏疾病等引起。

晚期产后出血还与子宫复旧不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如切口感染、溃疡、裂开),感染(子宫内膜炎、产褥期败血症)、生殖道血肿、子宫血管异常(子宫动静脉畸形、假性动脉瘤)、宫颈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有关。

ACOG《产后出血实践公告》根据高危因素将产妇分为三类,即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见下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hl/13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