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术是为了胎儿顺利出生的一种手术,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操作之一,这篇文章就会阴侧切的手术步骤进行详解。
女性会阴通常为位于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会阴由皮肤和会阴体(即会阴中心腱)组成。会阴通常只有2~3cm长,生产时由于激素的“拉伸”作用可延伸至10cm左右。会阴侧切术即在会阴处做一斜形切口,使胎儿顺利娩出。
什么样的产妇需要行会阴侧切呢?1.初产头位:分娩时会阴较紧、会阴体长、组织硬韧或发育不良、炎症、水肿或遇急产时会阴未能充分扩张,估计胎头娩出时将发生Ⅱ度以上裂伤者。
2.各种原因(如巨大儿,胎头位置不正)所致头盆不称。
3.经产妇作会阴切开缝合,或修补后瘢痕大,影响会阴扩展者。
4.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助产或初产臀位经阴道分娩者。
5.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宫内窘迫(如胎心异常、羊水浑浊)需减轻胎头受压并尽早娩出者。
6.35岁以上高龄或产妇患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疾病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会阴侧切的手术方法1.麻醉方法
麻醉方法通常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1)估计胎儿在10~15分钟内能娩出时,用20ml注射器吸取1%利多卡因20ml,先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9号心内穿刺针头于坐骨结节与肛门之间中点水平处进针,深达坐骨棘处;
(2)另一手在阴道内触摸坐骨棘做引导,对着坐骨棘注射1%利多卡因5~10ml,阻断阴部神经感觉(注意:注射药物前必须先回抽空针,证明未刺入血管时方能注射麻醉药物);
(3)边注射边退针,退到皮下1cm处沿会阴侧切缘局部扇形浸润注射利多卡因,这样不但能使局部痛觉消失,同时使盆底肌肉放松。
2.会阴侧切术
(1)切开时机:局部麻醉后3~5分钟,估计麻醉已经发挥效果;胎儿双顶径着冠,会阴体变薄。
(2)在阵痛开始时,左手中、食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
(2)右手用会阴切开剪刀,剪刀与皮肤垂直,待会阴绷紧时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左侧45°方向剪开会阴。
注意
(1)会阴切开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伤口出血过多,且增加感染机会;侧切在会阴左右均可,但以左侧为宜。
(2)会阴高度膨隆时应采用60~70°方向以免损伤直肠。
(3)阴道内手指还起到引导剪开方向及保护胎儿先露部的作用,剪刀刃须紧贴粘膜,皮肤与粘膜切口内外大小应一致。
(4)切口大小应根据胎儿大小而定,一般3~5cm。
(5)阴道粘膜下静脉丛较丰富,球海绵体肌及肛提肌一部分将被切断,因此,会阴切开后出血较多,应立即用纱布加压止血,若有小动脉出血时及时结扎。
3.缝合方法
(1)胎盘娩出后,常规探查富颈及阴道壁,如有裂伤先行缝合。
(2)然后于阴道内暂时填一条带尾的纱布卷,以左手中指、食指撑开阴道壁,暴露整个阴道粘膜切口。
(3)用快薇乔缝线从阴道粘膜切口顶端上0.5~1cm处开始间断缝合,一直缝至阴道口并对齐处女膜。
(4)然后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脂肪。缝合肌层时,进针点尽量贴近皮内组织,全层缝合,不能留有死腔,出针点亦需紧贴对侧皮内组织,针距1厘米,有利于止血,关闭死腔,防止皮下脂肪液化坏死,有达到缩小切口,减少切口张力作用。
(5)最后连续皮内缝合,进针点于会阴侧切口最外端处皮内开始,打第一个结,连续皮内缝合至阴道口,两侧缝合距离要求相同。并将缝线轻拉,松紧适度,使皮肤对合平整,于阴道粘膜下打结,将线结埋于粘膜下,有利于肠线吸收。也可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
术前充分医患沟通,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引导其正确的认知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多与产妇交谈,可进行母婴接触,指导喂乳,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术后向产妇宣教产后生理卫生知识,预防产后感染。
2.饮食
产后嘱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并嘱产妇多吃蔬菜、水果及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以保持大便通畅,从而防止因便秘引起的伤口疼痛加重,促进伤口愈口。
3.会阴侧切及缝合时,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嘱产妇垫消毒卫生巾,并勤换内衣裤。观察体温变化情况,每天测体温、脉搏3次。嘱产妇采取健侧卧位。注意保持会阴伤口清洁,以免恶露污染伤口,每天用碘伏原液抹洗2次,嘱产妇每次大小便后用温开水清洗会阴,以防粪、尿刺激引起伤口的疼痛和感染。如会阴水肿,可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局部理疗以促进水肿消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产后第一次小便非常重要
及时督促产妇于产后4~6小时内排尿,会阴侧切产妇绝大多数都属难产,产程过长或滞产,胎先露的压迫时间过长,导致骨盆神经麻痹及膀胱三角区与尿道内口处粘膜水肿充血,甚至出血。另外,产妇体力尚未恢复并且腹壁松弛,腹压降低,这些都严重干扰了产妇的排尿功能,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因此产后第一次小便非常重要。
5.分娩后要经常注意伤口的变化情况,及时防止伤口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注意伤口局部有无肿胀,发红,发硬、发热,及压痛。如患者诉伤口部位出现严重疼痛,而且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肛门坠胀感,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重新缝合伤口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