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赶走你不容易
如果要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便秘,你会怎么说?
便秘就像下水道堵塞,干着急;
恨不得使上吃奶的力气,可还是拉不出来;
里急后重;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精神焦虑、抑郁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便秘。每天在厕所一蹲就是大半天,可还是拉不出、拉得少,有的人便秘久了痔疮也随之出现。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便秘?为什么很多人便秘却不能得到根治呢?
便秘的这些尴尬症状你有吗?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费力、总是排便不净、里急后重、腹痛等,如果你有上述这些现象,千万要小心,应尽早解决便秘。如果长期便秘不治疗,可能会引发痔疮、心脑血管疾病、漏尿等。
你的便秘属于哪一种?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肿瘤、疾病、术后等继发性因素引起的便秘称之为器质性便秘,排除药物性因素引起的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之外的便秘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多与结直肠的功能异常、盆底功能降低或异常、盆底肌肉的功能异常等有关。大部分人的便秘为功能性便秘。
小心,这些因素与功能性便秘有关1.盆底功能下降
正常排便时,直肠收缩,耻骨直肠肌(盆底肌中控制排便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肌肉)和肛门括约肌放松,但是便秘的部分患者出现这些肌肉的异常收缩或参与排便的器官、肌肉等不协调。
2.排便动力学异常
结直肠的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便秘表现为患者排便时费力,增加腹压时还是无法将大便顺利排出。
3.生活习惯
饮食中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少,喝水少而引起大便干结,排出费力等,另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为减少或控制排便。
4.精神心理
研究表明,抑郁、焦虑的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功能性便秘患者多有明显的神经质特点。
5.性别
女性更易患便秘,孕期盆底肌的损伤、盆腔手术都可能会更易发生便秘。围绝经期(女性绝经前后内的一段时间,一般是从45岁开始到绝经后的1年内)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盆底功能下降也使得女性步入中年之后容易出现便秘。另外,女性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会影响结直肠的功能,使得结直肠的功能下降,从而引起便秘。
6.年龄
有研究发现,20~40岁的中青年人便秘的患病率高达50.4%,而60岁以上人群为30.9%。中青年便秘的发生率如此之高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而老年人群则可能主要是与器官功能衰退、盆底功能下降等有关。
患了功能性便秘,怎么办?1.改变生活方式
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吃完后应适当走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如跑步。另外,现代年轻人都是手机不离手,但是蹲厕所玩手机这种行为应尽量避免,因为玩手机会使得蹲马桶的时间延长,容易引发便秘、痔疮等。
2.药物
便秘痛苦难忍,很多患者只能使用缓泻剂、促进肠蠕动和益生菌制剂等药物才能缓解,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应找到导致便秘的真正病因,才能彻底解决便秘。
3.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具有简单有效、非侵入性、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的症状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有效率高达73%~76%。生物反馈从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结直肠传输功能,增强腹肌和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等方面,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4.中医
部分人在改善或解决疾病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中医,认为中医对身体的不良反应小。确实,中药、针灸、按摩等方式也可以在部分程度上缓解或治疗便秘。
5.心理调节
一旦患上了便秘,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另外生活工作压力导致的精神紧张、精神压力大等需要在治疗便秘的同时予以心理方面的指导,教会患者如何放松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治疗或缓解便秘。
6.手术
如果便秘非常严重、解剖或器官功能异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彻底解决便秘,需找到真正引起便秘的病因所在。不好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便秘,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结直肠传输功能异常、盆底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便秘,即使一日三餐都吃水果,喝再多的水也没用,生物反馈治疗才能有效解决该类便秘;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引起的便秘,需要从心理方面着手,也可以通过生物反馈的方式让自己学会放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旦患上了便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尴尬,大便失禁了
一帮朋友聚会,正当大家谈笑风生之际,一股强烈的大便的臭味突然弥漫了整个房间,有人大便失禁了,然后大家开始四处张望......
正常情况下,肛门处于关闭的状态,大便只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会排出,但是有的人在这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大便会不经意间排出,而且无法控制。大便失禁分为压力性(如搬重物、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出现大便失禁)、急迫性(急于大便,但是还没有到厕所就拉到内裤上了)和无意识性(如脑卒中患者)。大便失禁排出的可能是气体、液体粪便,也可能是固体粪便。
大便失禁知多少大便失禁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大便失禁是指排出气体或液体粪便,内裤上可见;重度大便失禁排出的为固体大便。
千万不要低估了大便失禁,其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大便失禁的患者每年单用于成人尿布的花费超过4亿美元。
为什么会大便失禁呢?排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有器官、神经、肌肉等的参与和相互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1.疾病因素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腹泻是大便失禁发生的原因之一;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异常;炎症性肠病;脑创伤、脑血管意外等都可能会引起肠道功能失调,导致大便失禁。
2.盆底功能异常
对于成年女性来说,产科损伤如阴道分娩是盆底功能异常的重要诱发因素。有研究表明,10%阴道分娩的女性有肛门括约肌裂伤、会阴Ⅲ~Ⅳ度撕裂,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为0.5%~5.9%肛门括约肌撕裂但是未被发现的患者发生大便失禁的风险是正常人的8.8倍。另外,阴道分娩时的过度牵拉和对盆底肌的压迫可能会损伤盆底神经,排便的感知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大便失禁的发生。由此可见,分娩对盆底的损伤,不仅会导致产后妈妈出现漏尿、阴道松弛、便秘等情况,也可能会使得产后女性容易发生大便失禁。
与分娩相关的其他因素如产钳、第二产程延长、胎儿体重过大、枕后位先露都会导致产后或中老年后出现大便失禁,使得大便不受控制。此外,与排便相关的肛门手术也是导致大便失禁的重要原因。
3,肠道功能紊乱
这是导致大便失禁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标准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在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有3天会反复出现的下腹痛或不舒适,并出现以下至少两种情况:(1)症状在排便时减轻;(2)症状发作时伴有大便次数的改变;(3)症状发作时大便形状改变。
功能性腹泻超过75%的情况大便的形状是散开的或水样的,但大便时没有疼痛。
如何摆脱大便失禁的尴尬?一旦发生大便失禁,首先应采取保守的治疗方式,如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等。一段时间后,如果保守的治疗方式没有效果或轻度缓解或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临床检查来决定是否开展手术或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1.改变饮食习惯
每天的饮食中应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油腻食品,中、晚餐应该荤素搭配均匀,不应挑剔肉或蔬菜,改善胃肠功能。
2.盆底肌锻炼
坚持每周做Kegel运动(见P79)或使用阴道哑铃增强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提高排便的控制能力,可以帮助缓解大便失禁。
3.生物反馈
它是通过唤醒损伤的盆底肌肉和神经,提高直肠感觉到大便抵达的能力,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从而达到改善控制排便的目的。另外,生物反馈是气体和液体大便失禁的首选方法,同时结合在家里做盆底肌锻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消除患者的困窘心理。
4.电刺激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骶神经电刺激的疗效维持时间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电刺激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使之产生有规律的收缩,可以改善部分大便失禁患者的症状。
5.磁刺激
磁刺激虽然在大便失禁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以无创、无痛、无侵入的优势正在逐渐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6.药物
目前用于改善或治疗大便失禁的药物有很多包括纤维补充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渗透性泻药、栓剂或灌肠剂等不同的药物在治疗大便失禁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导致的大便失禁非常有效。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方式改善大便失禁。
7.手术
如果以上方式对于大便失禁均得不到有效改善,则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方式。
圆医院同原理同功效,都是采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做治疗,而且训练更简单更方便。训练效果明显看的见,数据透明化,每一天的训练结果会给训练者增加很大的信心。
生物反馈治疗是世界上多个便秘指南推荐的“Ⅰ级推荐A类证据“疗法之一,治疗无创伤,无痛苦,安全可靠。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它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患者根据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方法以其无创性和疗效显著的特点,成为目前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一线疗法。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纠正排便障碍过程中腹部、直肠和肛门括约肌的不协调性活动,恢复正常的排便能力,二是对直肠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增加直肠感知能力。电刺激可以改善直肠敏感性,分4种类型:经肌肉电刺激、经肛门电刺激、浆膜电刺激及电针刺激,经肛门电刺激具有无创疗法,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便秘,大便失禁,尴尬难忍,你需要尽早解决,拖得越久,对你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影响越大,更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