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的原因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未生育者发生子宫脱垂者,则是由于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1、分娩损伤
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内筋膜、肛提肌和会阴肌肉组成。无论咳嗽、屏气和站立负重时产生的腹腔内压力有多大,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或组织能支撑和固定盆腔内脏器使之处于正常位置。
如遇分娩,尤在难产、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就会发生子宫脱垂。
尤其在产褥期摄食不佳;或盆腔内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复好即过早地劳动;或撕裂修补不当,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宫或阴道脱垂。
2、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境后女性。
3、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张力,见于未产妇。
4、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
5、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生殖道脱垂的重要因素。
子宫脱垂的危害1、子宫脱垂会影响怀孕
子宫脱垂的女性受孕有一定影响,子宫脱垂分为三度,一般I度或II度子宫脱垂患者仍有受孕的可能。但是妊娠后对分娩仍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子宫脱垂患者则常常不孕,这是由于精液不易集存于阴道的后穹窿,以及子宫脱垂患者常并发宫颈肥大及慢性宫颈炎之故。
2、宫脱垂可导致月经过多
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3、子宫脱垂可导致痛经
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要想将“壶中”的经血排出,只有加强子宫收缩,尽量压缩宫腔容积才能逼出经血。因此,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
4、子宫脱垂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脱垂可以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异位,如前所述,子宫后位者,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1、适龄生育,优生优育。生育次数过多、过密,不但会使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子宫组织和肌肉的弹性降低,还会增加子宫脱垂发生的可能性。
2、医生要采用新法接生。提高接产技术水平,尽量避免产伤。为顺产者作会阴切开,以免造成过重的损伤。
3、育龄妇女要做好月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避免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后,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时间,最好长到60天,千万不可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蹲着干活,以免使腹压增加,否则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在月子里,产妇应该充分休息,并注意经常变换躺着的姿势,以防子宫变成后位或偏向一侧;一定要避免过早做久站、久蹲的动作,及时纠正便秘,及时治疗慢性咳嗽,多做缩肛运动和产后体操,使骨盆底肌肉得到锻炼,俯卧和胸膝卧位有助于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积极防治慢性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为它们都会增加腹压,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便捷通道: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方便您的预约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