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ING生孩子可不是傻使劲,这些分娩

“卸货”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准妈的心情是不是既兴奋又有些担心呢?担心进产房时不知如何是好,担心生宝宝时不知怎么用力,甚至担心害怕自己会各种出糗……许多“过来人”都会说“生小孩就像在大便”,只要使大劲儿就OK了。其实不然,分娩中也是讲求方法的,摆出什么样的姿势,才能让产妇觉得舒服,也是要提前做下功课的。

说到分娩,也许大多数准妈最先想到的就是躺在床上生宝宝。其实分娩时是有很多姿势可供选择的,这些姿势可能会让准妈更舒适,疼痛更少,用更多的精力去体味迎接新生命的愉悦。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下这些五花八门的分娩姿势,准妈不妨提前了解下,生产中没准就会用到哦!

分娩全过程

分娩的全过程从规律的宫缩开始,直到胎盘娩出为止,共分为三个产程。准妈只有充分了解分娩中各个产程的特点,并在分娩前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是指从出现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宫口开大10cm为止,是准妈最痛苦和最难度过的阶段。这一阶段时间很长,一般初产妇8-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宫口扩张的速度不是均匀的。开始时(宫口扩张3cm之前)较慢,随着产程进展宫缩越来越频、越强,宫口扩张速度也会加快。

缓解阵痛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呼气式呼吸法。如果强忍疼痛的话,身体就会变得僵硬,产痛就会增加,通过大口呼气可以释放疼痛的感觉。用手按压、抚摸疼痛的地方,可以在疼痛中让自己稍微放松一些。用热水袋放在腰部,让身体温暖一些也可以舒缓身体、缓和疼痛。如果是白天的话尽量坐起来,由于阵痛的时候子宫是一面前倾一面向下收缩的,所以把身体略微前倾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还可以让肌肉放松。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这一阶段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1小时以内。此时,产妇会感觉宫缩痛减轻,但在宫缩时会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这是胎头压迫直肠引起的。这时产妇要学会宫缩时正确屏气向下用力,调动腹直肌和肛提肌的力量帮助胎儿顺利娩出。宫缩间歇时停止用力,抓紧休息。当胎头即将娩出时要张嘴哈气,避免猛劲使胎头娩出过快,造成会阴撕裂。

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过程,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胎儿娩出后不久,随着轻微的疼痛胎盘剥离排出。胎盘排出后,要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并缝合伤口。

哪种分娩姿势适合你?

仰卧位分娩法

仰卧位是国内普遍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产妇平躺在床上,两腿张开抬高,可依产妇需求,调整床头的倾斜高度。这种姿势虽可以帮助胎儿转换胎位,便于分娩,但不能够充分利用重力作用,使得产妇外阴部容易发生撕裂。

优点:产科处理及新生儿处理很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缺点:1、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

2、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

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侧卧位分娩法

产妇侧向躺着,蜷缩背部,老公可以帮忙把产妇的一只脚抬起。这种姿势所受重力作用虽然不大,但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临床观察发现,侧卧位是纠正枕横位、提高顺产率、缩短第一产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左枕横位、左枕后位时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右枕后位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优点:能使会阴放松,减少下腔静脉受压,防止仰卧位综合征(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

缺点:若采用此方式生产,对医护人员(接生者)而言,操作较为不便。

前倾跪式分娩法

产妇将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撑物上,两腿分开,也可以改变成许多不同的姿势:双手伸直,与膝盖放在同一平面上,将身体撑平;将上半身那一侧的身体垫的较高,可稍微运用到重力作用;上半身趴在床或椅子上,采高跪姿;跪在床上,上半身直立与陪产者拥抱。

优点:1、这样的姿势可以减低阴道撕裂或者进行会阴切开术的机率。

2、有助于长期臀位的胎儿顺利分娩。

缺点:1、产妇可能会比较累,可放些抱枕、靠垫在膝盖和手下面垫着,使其舒服一些。

2、膝盖所承受的重力较大,时间过长可能会受不了。

蹲坐式分娩法

产妇可以藉由任何的支撑,或蹲或坐。可以采用半蹲的姿势,并由陪产者搀扶。可完全蹲下,但陪产者也须以跪姿协助支撑。如今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坐式产床,产床的靠背部分可调节,在分娩过程中可根据宫缩、胎儿下降程度适当调整靠背的角度。

优点:1、产妇采蹲式分娩,产道宽度会最大,与仰卧式相较,产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

2、改善胎儿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点: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分娩。

站立式分娩法

产妇直立站着,可有人搀扶或手抓握栏杆等。

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的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缩短第二产程。

2、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的顺利。

缺点:这个姿势产妇会比较累,但累的时候可以改变姿势。

水中分娩法

水中分娩是最简单的能够让人感到很放松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肌肉放松,并支撑产妇的肌肉和骨骼,缓解痛苦。水中分娩通常在一个分娩池中进行,分娩池类似一个大浴缸,里面装满了温度适宜、经过严格消毒的水,水温一般在36℃左右。分娩过程中要换好几次水,池边放有垫子,作用是让产妇靠着的时候能感觉舒服一些。

优点:1、水中分娩比较快,能减少对母亲的伤害和胎儿缺氧的危险。

2、产妇便于休息,便于翻身,而且36-37℃的温热水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

缺点:在选择水中分娩之前,准妈要进行系统的产检。如果发现自己有心脏疾病,产前出现过胎膜早破、产前出血,有难产倾向,或有内脏并发症,应该避免选择水中分娩。

TIPS:温馨提示

无论哪种分娩姿势,都是为了更有效的保护好会阴,防止产道发生严重撕裂伤和减少新生儿的窒息。究竟哪种姿势适合自己,准妈应该及早与医生沟通。生产状况因人而异,而分娩姿势理所当然每个人也都可以不一样,分娩时到底要用哪一个姿势可以较为舒缓疼痛感,只有产妇自己最清楚。其实,生产的每一刻都是可以随时改变姿势的,除非准妈有特殊合并症,需限制其分娩姿势,否则都会尊重产妇的感受。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分娩姿势,其用力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姿势改变而有所不同。

准妈分娩前三个征兆要紧急入院

破水

宝宝在未出生前,是呆在子宫的羊膜囊中,这里充满了温暖的羊水,怀胎十月期间小宝宝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封闭无菌的环境里生长。在孕晚期,若是羊膜囊破裂,羊水就会顺着阴道流出来,临床上称为“胎膜早破”,俗称“破水”。如果是足月破水,医院,等待自然临产。

阵痛

阵痛是子宫有规律的收缩痛,产妇将胎儿排出体外的过程就是分娩,在分娩前,胎儿一直生活在子宫里,而临近分娩时,规律的子宫收缩会给胎儿一定的压力,将宝宝往子宫里向外推,此时若是引发准妈感受到伴随子宫收缩的疼痛,那就是“阵痛”了。有规律的子宫收缩疼痛是临产的信号,在阵痛以后,不需太慌张,可以先在家观察阵痛的间隔时间和强度,如果渐进性的,则可能宫缩间隔的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短,疼痛不明显,随着时间推进,宫缩间隔会越来越短,每次宫缩的时间也会加长,疼痛变得明显。一般情况下,宫缩每3分钟一次,每次持续45-60秒,才能很好的帮助宫口扩张,胎儿分娩。阵痛每10分钟一次后,医院。

便意感

在孕晚期,随着胎儿头下降,胎儿逐渐入盆,会给膀胱和肛门带来一定程度的压迫,准妈排尿也会明显增多,随着胎头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子宫收缩导致的肠胃蠕动,会增加大便的次数。单纯的便意并不是真正的临产征兆,如果准妈在有便意但没有真正排出大便的情况,而且还伴有见红或是规律的宫缩的征兆时,医院分娩。

如何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都会让准妈痛域下降,加重疼痛。产妇应正确对待产痛,并学会减轻产痛的方法:

1、增强分娩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可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2、想像及暗示:想像宫缩时宫口在慢慢开放,阴道在扩张,胎儿渐渐下降,同时自我暗示:“我很顺利,很快就可以见到我的宝宝了。”

3、有助于放松的方法:肌肉松弛训练、深呼吸、温水浴、按摩、唱歌、改变体位、按摩下腹部和腰骶部并与深呼吸配合、用拇指压髂前上棘或耻骨联合,或双手握拳压迫腰骶部。

4、分散注意力:看产妇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看书、看电视、听音乐、交谈。

5、微弱宣泄:借助于哼、呻吟、叹气等减轻疼痛。

号外号外:

55STYLE美妆订阅号“伶姐梳妆台”正式上线了!

让你更迷人更有气质的秘密都在这儿,还不快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dwh/18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