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裂伤包括:外阴裂伤、阴道裂伤(阴道血肿)、会阴裂伤(I度、II度、III度和IV度统称为重度裂伤)、宫颈裂伤、子宫裂伤。
一、阴道血肿形成原因
1.分娩损伤,分娩时软组织过度伸张,血管牵拉过度,造成撕裂出血
2.手术助产;胎儿娩出过快:软产道未得到充分扩张,胎头下降的冲力直接造成组织损伤或深部血管的撕裂伤,导致产道血肿形成;
3.急产,骨盆狭窄,软产道紧张
4.缝合止血不彻底,会阴切开、撕裂伤口缝合不当,损伤或回缩血管未予缝扎,止血不彻底,持续渗血或出血,而发生血肿
5.阴道壁擦伤未予缝合
6.子宫颈裂伤,子宫动脉分支未彻底止血
7.其他原因:初产,手术产,慢性高血压,先兆子痫,后天或先天性的凝血障碍
二、血肿的类型
1.从血肿发生的部位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外阴血肿
(2)阴道血肿
(3)外阴阴道血肿
(4)腹膜后血肿
2.血肿的主要症状:
外阴阴道血肿产后即刻或数小时出现会阴剧烈胀痛,局部迅速增大,触痛明显,表面呈紫色肿块。血肿增大压迫直肠、尿道时,还可出现大便坠胀和尿路症状。出血严重者可崩裂,甚至引起休克。
阴道侧壁上2/3受损,血液可沿盆筋膜向上蔓延,因该处组织疏松,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血肿范围往往超出盆腔,下腹部扪及质韧、压痛的肿物以及子宫被推向一侧时才作出诊断。
3.早期发现和处理
(1)对血肿形成不久,一般情况好,血肿直径≤5cm的闭合性损伤,无局部张力增大及血肿范围扩大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2)缝合处理指证:观察过程中血肿继续增大,有进行性出血者而压迫不能止血时,或已有破溃之血肿,且有活动性出血或虽无进行性出血,但血肿直径>5cm,难以吸收,易导致感染发生应及时予手术治疗。
(3)缝合前的准备:合适的麻醉,良好的照明,充分的阴道暴露,做好输液,备血的准备。阴部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导尿。
(4)缝合法:传统缝合法:沿血肿内侧缘皮肤与阴道黏膜的交界处弧形切开皮肤直达血肿腔,闭合性血肿在患侧大小阴唇皮肤黏膜交界处纵行切开1.5~2.0cm,探明血肿范围,清除血块及积血后用无菌盐水冲洗血肿腔,见血管出血应缝扎彻底止血,从血肿顶端上0.5~1cm处开始向下全层间断缝合,针距1.5~2cm,下端达血肿腔下0.5cm,置橡皮引流条引流12~24h。血肿腔外缝合法:围绕血肿腔,上下超越血肿的上下端,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时间短,血肿腔闭合好,恢复快等优点。处理阴道壁血肿时,应熟悉血管走向采取与血管走向垂直的方向、间断8字缝合止血,缝合范围均应大于切口长度,最好超过切口边缘0.5mm,坐骨直肠窝的血肿缝合,应作肛诊指示,以免损伤到直肠黏膜.缝合后用纱布压迫阴道24~48h后取出。腹膜下血肿:阴道血肿累及阔韧带,髂凹处有血肿形成,病情稳定,可处理阴道血肿,腹膜下血肿可不处理任其自然吸收。
如腹膜下血肿伴低血压,心动过速,应剖腹探查,寻找出血点予以结扎。腹膜下弥漫性血肿,广泛渗血不宜控制,并已合并DIC,应补充新鲜血液,可考虑髂内动脉结扎,或介入治疗。
(4)术后处理:丁字带加压止血并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体温、血象及伤口愈合情况,手术48h后远红外线局部照射,出院2周后随访恢复情况。抗生素防治感染。
4.预防
正确处理产程,对产道血肿好发因素如急产、滞产、第二产程过短、过长、巨大儿、手术产等应高度警惕;产程不能过长也不应过度干预,尤其是组织弹性差者,阴道检查时手法要轻柔。第二产程嘱产妇不要用力过猛,控制好胎头娩出速度,避免娩出过快而损伤产道。掌握会阴切开术的时机。初产妇阴道不如经产妇松弛,胎头通过阴道时易引起组织下的血管损伤。应充分估计胎儿大小,会阴阴道的弹性,会阴条件不良,急产时更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应适当放宽会阴侧切的指证,避免阴道血肿的发生。不论侧切与否,胎儿娩出时避免不适当的腹部加压,以防造成会阴严重的撕裂和切口延裂。过度用力地保护会阴,会致使阴道壁深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出现血肿。提高缝合技术。胎儿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者,从暴露宫颈开始一步步看清有无裂伤、出血。不要忽视阴道表浅裂口,观察局部皮肤粘膜有无隆起及搏动。有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者,及时按解剖层次缝合,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cm进针。创面有明显搏动性小动脉出血点者先予结扎或单独缝扎止血。如果暴露困难,可先缝一针进行牵引,再向上缝合。应注意对合整齐,松紧适宜,不留死腔。缝合完毕应常规肛查,了解有无缝线穿过直肠黏膜和有无阴道血肿。裂伤较深及侧切者,阴道填带尾丝纱垫压迫止血6-12小时,可有效预防阴道血肿形成。如因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可6小时后取出或填纱后留置尿管。纱垫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因缝合不当所致的阴道血肿。因阴道和后腹膜大量渗血,难以准确估计出血量,应更严密的观察血色素和血球压积,休克指数。容量治疗应到位。
一、定义及发生率
发生率53-79%,I度和II度较常见。如果裂伤没有合并活跃出血或者改变解剖结构就不需要干预。严重的裂伤是指伤及肛门括约肌的裂伤(obstetricanalsphincterinjuries,OASIS)。目前对于OASIS的严重程度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主要通过累及的组织多少分级。
二、会阴裂伤分类及定义
I度:仅会阴皮肤受累
II度:会阴肌层受累,但是不累及肛门括约肌
III度:肛门括约肌受累
3a:外括约肌裂伤的深度小于50%
3b:外括约肌裂伤的深度超过50%
3c:内外括约肌同时受累
IV度:累及内外括约肌和直肠黏膜
其中III度和IV度统称为重度裂伤。
三、III度和IV度裂伤的缝合
累及括约肌的重度裂伤的缝合:传统的直肠黏膜修补是指用肠线对撕裂的直肠黏膜进行间断缝合,并将线结埋于肛管内。如用3-0可吸收线缝合,则无需对线结进行包埋。缝合直肠黏膜禁用PDs线(聚二氧六环酮可吸收缝合线),因PDs线延迟吸收的特点可造成肛管不适。缝合方式可采用问断缝合或连续缝合,但需避免“8”字缝合,因“8”字缝合稳固过紧,或可造成黏膜缺血坏死。当肛门指检发现内层肛门括约肌撕裂时,需用3-OPDS线或2-0可吸收线对内层肛门括约肌进行单独缝合,是指以对内层肛门括约肌进行间断缝合或褥式的端一端缝合,避免两侧断端重叠。对内层肛门括约肌进行单独缝合可有效降低术后粪失禁的发生。肛门外括约肌的缝合,缝线推荐3-0、2-0可吸收缝线,缝合方式推荐端端缝合或者重叠缝合。缝合前首先要确认外括约肌的两个断端,通常两个断端会收缩至两侧,用Allis钳将两个断端固定拉至中间。缝合过程中重要的是要缝合筋膜鞘,而不仅是肌肉。推荐修补过程中立即使用一次抗生素,可以预防并降低产后感染等并发症。
四、产后护理
应注意三点:镇痛、避免便秘、评估尿潴留。镇痛包括局部和全身。局部包括冰敷、止痛喷雾或者外用药膏、直肠栓剂。其中直肠栓剂不推荐在IV度裂伤患者中使用,因为存在伤口愈合不良和伤口再次裂开的风险。全身包括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并且同时配伍口服通便药。避免便秘的方法推荐口服通便药(乳果糖)。要警惕尿储留。需要经常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建议产后盆底锻炼以降低远期尿失禁风险。
五、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选择Ⅲ、Ⅳ度会阴裂伤术后患者再次妊娠如何选择的分娩方式目前并无定论。若阴道分娩,尚无研究证明预防性会阴侧切可防止Ⅲ、Ⅳ度会阴裂伤再次发生。若患者术后持续存在会阴裂伤相关症状,或肛压测值偏低,或肛内超声提示括约肌缺损,则可考虑行选择性剖宫产分娩。
六、预防
用力时会阴热敷能够减少III度和IV度会阴裂伤的发生,可以在孕妇用力时采用。有指征时进行会阴切开,尽量避免会阴正中切开。侧切角度的选择对于减少Ⅲ、Ⅳ度会阴裂伤的发生至关重要。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推荐的侧切角度为45~60度。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会阴保护可以有效减少Ⅲ、Ⅳ度会阴裂伤的发生。RCOG()指南中会阴保护措施包括:①左手控制胎头下降速度;②右手进行会阴保护;③产妇在胎头着冠时切忌用力;④根据危险人群考虑会阴侧切。在临产前1个月进行会阴按摩可以帮助产时会阴扩张,从而有效减少会阴侧切率,预防Ⅲ、Ⅳ度会阴裂伤。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报道,第二产程会阴按摩可以减少Ⅲ、Ⅳ度会阴裂伤的发生率。
来源:医院蔺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