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新诊断的颅内原发肿瘤的发病率为5-7/10万,其中20%为低级别胶质瘤(LGGs)。LGGs最常见的主诉为癫痫或轻微的认知异常,其通常位于所谓的功能区。但是由于生长缓慢,约5mm/年。假定脑组织受到破坏风险时功能会重塑(语言或运动),因此严重的神经或/和认知错乱相对少见。现在,LGGs治疗的金标准是唤醒手术直接电刺激保护功能。最近的研究显示应用这种技术,可获得最大范围切除及最小的神经功能损害。但胶质瘤手术对认知功能的特殊影响尚不清楚。普遍的认识是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失语)是暂时的且在3月内恢复。但是这种认知的假定并无真实证据。来自荷兰ErasmusMC—UniversityMedicalCentre神经外科的DjainaSatoer等就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对认知的影响进行综述,文章发表在年11月的《ActaNeurochir》上。
系统搜索Embase、MedlineOvidSP、WebofScience、PsychINFO、Pubmed、Cochrane、GoogleScholar、SciriusandProquest等数据库,目标为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的认知表现。共搜索到篇文献。篇被排除。篇讨论手术但并无认知描述。篇文章被排除由于:神经学或术中报道,没有组分析或病理报道,聚焦神经影像,会议摘要等。最后评估例全文,最终筛选17篇。
图1筛选流程图
表1研究设计
所有研究均以语言为主。8项研究调查1或2个认知方面(包括语言),其余9项研究包含3到4个不同的认知方面,如记忆、注意力/执行力和视觉空间能力。最常用的评估语言功能的测试包括:目标命名和言语流利;记忆:口语词汇学习、文字或数字span;注意力和执行力:连线测试(TMT)A,B。
术前的神经心理学结果如下:1)语言缺失,12项研究;2)记忆缺失,3项研究;3)注意力执行力功能缺失,3项研究;4)视觉空间方面,1项研究;5)1项研究提到非正常的认知,但未提到具体方面。总之,大部分的研究发现一项或多项认知损害。
9项研究对比术后即刻认知水平和术前,包括以下方面:1)语言,所有研究;2)记忆,6项;3)注意力/执行力,4项;4)视觉空间能力,3项。术后即刻,7/9发现语言下降(78.8%),2/6(33.3%)发现记忆下降,3/4(75%)发现执行力下降。仅一项研究发现语言功能改善。
6项研究对比术后即刻和随访时的认知恢复情况。大部分研究无显著差异。仅3项研究报道显著改善:语言、记忆和执行功能。11项研究比较术前和术后水平:1)1项研究显示无统计学差异。2)在更长时间,5项研究报道语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显示术后即刻至随访期存在显著恢复。3)但6项研究仍报道认知的一或多个方面显著变差。4)仅一项研究发现相比术前基线水平记忆方面显著改善。
图2胶质瘤手术后短期和长期认知变差或改善概要信息(T1术前,T2术后即刻,T3术后随访)。
肿瘤位于额颞叶时对语言功能最重要,与众所周知的语言中枢一致。更为重要的是,肿瘤位于皮层下语言纤维,如钩束,则语言错路风险更大。而且不同的皮层区域与不同的功能相关,如左侧角回与计算相关。8项研究调查肿瘤级别对认知的影响,3项显示高级别与认知改善相关,但一项显示相反结果。辅助治疗对认知的影响本研究并未发现。可能由于主要的郑华国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