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切开术(Episiotomy)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与手术钳被引进产科相关。年Oulda医生的报道为其在现代医学文献中的首次亮相。最初这项操作作为阴道分娩困难时最后的补救措施,并不被人接受。但随着“分娩并非生理过程”的观念流行,它作为分娩的干预措施广为流传,甚至演变为产科的常规手术之一。
助产士是产妇自然分娩接产及会阴缝合修复的主要人员。随着限制剖宫产政策的实行,自然分娩大势所趋,会阴侧切及裂伤修复越来越重要,为了规范会阴切开术及会阴裂伤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在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美国妇产科杂志(ACOG)及英国国际妇产科杂志(BJOG)等在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组织专家也制定了临床实践指南。
会阴切开术的原则
充分评估产妇和胎儿的情况,严格把握会阴切开术的指征,正确选择会阴切开方式、程度和时机行会阴切开术,切开的目的只能是减少产妇组织损伤和避免胎儿损伤。
优点:会阴切开术是以一个直的、整洁的外科切口代替经常发生的、不整齐的会阴裂伤,既可扩大产道出口、加快产程,又能避免严重的会阴裂伤、保护盆底功能,而且会阴切口清洁、整齐更易于修补,相对自然裂伤更易愈合。
缺点:会阴切开术与产妇会阴损伤、盆底功能障碍、产后性功能障碍、感染、疼痛、出血等近远期并发症密切相关。
会阴切开术评估
会阴切开术的评估
会阴切开术的评估
母体情况:1、会阴:重点评估会阴体长度及组织弹性,会阴部有无炎症、水肿及瘢痕等皮肤异常情况。2、骨盆底:重点评估骨盆底有无异常情况,如巴氏腺囊肿、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阴道直肠瘘等损伤及功能障碍性疾病。
胎儿情况:孕周、胎儿大小、胎方位及头盆是否相称等情况。
会阴切开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会阴组织弹性差:过紧(充分扩张仍不足以娩出胎头)、水肿或脆性增加、瘢痕等,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因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产钳或胎头负压吸引器助产者(视母胎情况和手术者经验决定);早产胎头明显受压者。
禁忌证:死胎分娩;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上述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绝对指征,因此,应在充分评估母儿情况基础上依照原则进行决策。
会阴切开的方式
会阴切开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在美国最常用的是正中切开,在欧洲则侧切更为常见
1、会阴正中切开: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垂直切开。切开的组织包括、处女膜、会阴中心腱、皮肤及皮下组织、阴道黏膜、球海绵体肌。
2、会阴侧斜切开:左右均可,临床上以左侧切开多见。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或后旁开45°切开会阴,如会阴高度膨隆时,切开角度应增大至60°,长度约3~5cm。切开组织包括处女膜、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皮肤及皮下脂组织、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肛提肌内侧纤维。
会阴切开的时机及目标
会阴切开的时机,以胎头拨露后、着冠前、会阴高度扩张变薄时,于宫缩开始会阴部张力增加时切开,切开后1~2次宫缩即能娩出胎儿为宜。若切开过早,易导致创面出血多、切口暴露时间长、增加感染发生的可能;若切开过迟,可能会阴裂伤已经发生。会阴切开术后的目标应减少产妇会阴损伤、盆底功能障碍、产后性功能障碍、感染、疼痛、出血等近远期并发症,与之对应的原则有四条:1、止血;2、逐层缝合,恢复损伤组织解剖关系;3、充分暴露,直视下操作;4、尽量缩短缝合时间、减少进出针次数及缝线在组织中的留存。
会阴切开术的流程
一、麻醉:我们就说说我们最常用的会阴麻醉,一手中、食指伸入阴道,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用细长针自坐骨结节及肛门间的中点处进针,向坐骨棘尖端内侧约1cm处穿过骶棘韧带,体会到落空感后抽吸无回血注入2%利多卡因10ml。
二、切开:1、在宫缩间歇期,一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置于胎头与会阴体之间,撑起阴道后壁并推开胎头,避免损伤胎儿;另一手持会阴切开剪,一叶置于阴道内、一叶置于阴道外,与皮肤垂直。2、按会阴正中切开或侧斜切开的操作方法行会阴切开术:①会阴正中切开:于胎头拨露后、着冠前、会阴高度扩张变薄时,且于宫缩开始时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垂直切开。(因此操作需助产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建议轻易不要尝试)②会阴侧斜切开:于胎头拨露后、着冠前、会阴高度扩张变薄时,且于宫缩开始时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向后45°切开会阴,如会阴高度膨隆时,剪开角度应增大至60°。
三、缝合:1、用2-0可吸收缝线在顶端上方0.5cm处缝合第一针以结扎回缩的血管,防止阴道壁血肿形成。2、用2-0可吸收缝线连续或间断逢合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至处女膜缘打结。3、用2-0可吸收缝线连续或间断逢合会阴肌层及皮下组织。(会阴切开缝合和裂伤修复,应逐层缝合,松紧适宜,不留死腔,个人建议如果你连续缝合如果没有把握做的很好,那就干脆间断缝合)4、用3-0或4-0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至阴道口打结。建议缝完常规行肛门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