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女性生殖系统各种炎症医治方案
(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1、非特异性外阴炎(non-specificvulvitis)
1、病因: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刺激。糖尿病患者糖尿、粪瘘患者粪便及尿瘘患者尿液的长时间刺激、浸渍。穿紧身化纤内库,经期使用卫生巾等致使局部透气性差、湿润。
2、临床表现:外阴皮肤粘膜搔痒、疼痛、炙烤感,性交、活动、排尿及排便时加重。检查见局部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构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乃至苔癣样变。
3、医治:
原则:消除病因,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局部运用抗生素。
病因医治:积极寻觅病因,医治糖尿病,修补粪、尿瘘。
局部医治:0.1%聚维酮碘液或1:高锰酸钾液坐浴,逐日2次,每次15~30分钟。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还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逐日1~2次。急性期还可选用微波或红外线局部物理医治。
2、前庭大腺炎(Bartholinitis)
育龄期妇女多见,幼女及绝经后妇女少见。
1、病原体: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性传播疾病病菌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也成为常见病菌。
急性炎症发作时,病原体首先侵犯腺管,致使前庭大腺管炎,导管常常因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而构成脓肿称为前庭大腺脓肿。
2、临床表现:炎症多为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有时会致使大小便困难。查体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前庭大腺开口处有时可见白色小点。脓肿构成后,可有波动感,脓肿直径可达3~px,疼痛加重,有时患者可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脓肿压力增大时可自行破溃、引流,炎症自行消弱。破孔小,引流不顺畅可反复发作。
3、医治:炎症急性发作时,须卧床休息,局部保持清洁。可取开口处罚泌物做细菌培养,肯定病原体。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可采用清热、解毒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脓肿构成后,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或造口术。
3、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cyst)
1、病因:前庭大腺囊肿系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构成。
前庭大腺管阻塞的缘由:①前庭大腺脓肿消弱后,腺管阻塞,脓液吸收后由黏液分泌物所代替。②先天性腺管狭窄或腺腔内黏液浓稠,分泌物排出不顺畅,致使囊肿构成。③前庭大腺管损伤,如分娩时会阴与阴道裂伤后疤痕阻塞腺管口,或会阴后-侧切开术损伤腺管。前庭大腺囊肿可继发感染构成脓肿并反复发作。
2、临床表现:前庭大腺囊肿多由小逐步增大,囊肿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若囊肿小且无感染,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常常于妇科检查时方被发现;若囊肿大,患者可有外阴坠胀感或性交不适。检查囊肿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位于外阴部后下方,可向大阴唇外侧崛起。
3、医治: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方法简单,损伤小,术后还可保存腺体功能。还可采用CO2激光或微波造口。
4、滴虫性阴道炎
1、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28天,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搔痒,间或有炽热、疼痛、性交痛等。搔痒部位主要是阴道口及外阴。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血尿。可致不孕。
典型分泌物特点是:淡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的出血点,宫颈乃至有出血斑点,构成“草莓样”宫颈,后穹隆有多量白带。带虫者阴道粘膜无异常改变。
2、诊断:典型病例容易诊断,若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便可确诊。目前聚合酶链反应(PCR)也可用于滴虫的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99.8%。
3、医治:因滴虫阴道炎可同时有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滴虫感染,欲治愈此病,需全身用药,主要医治药物为甲硝唑及替硝唑。
全身用药:年WHO性传播疾病诊治指南中对初次医治者推荐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替硝唑2g,单次口服。也可选用甲硝唑mg,逐日2次,连服7日;或替硝唑mg,逐日2次,连服7日。女性患者口服药物的治愈率为82%-89%,若性伴侣同时医治,治愈率达95%。
局部用药: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或不适宜全身用药者,可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局部用药有效率≤50%。甲硝唑阴道泡腾片mg,每晚1次,连用7日。
性伴侣的医治:滴虫阴道炎主要由性行为传播,性伴侣应同时进行医治,医治期间制止性交。
随访:部份滴虫阴道炎医治后可产生再次感染或于月经后复发,医治后需随访至症状消失。对症状延续存在者,医治后7日复诊。初次医治失败患者增加药物剂量及疗程仍有效。初次医治失败者可重复运用甲硝唑mg,逐日次,连服7日。若医治仍失败,给予甲硝唑2g,逐日1次,连服日。
医治中的注意事项:有复发症状的病例多数为重复感染,故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分钟以消灭病原体,并应对其性伴侣进行医治。
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曾称霉菌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
1、病因:病原体:多数为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落,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转变成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
常见的病发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运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假丝酵母菌、运用避孕药、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
沾染途径:内源性沾染,假菌丝酵母菌可寄生于阴道、口腔、肠道,条件适合3者可以相互沾染;性交直接沾染;接触间接沾染。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还可伴随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部份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由脱落上皮细胞和菌丝体、酵母菌和假菌丝组成,其特点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若为外阴炎,妇科检查外阴可见地图样红斑,即在界限清楚的大红斑周围有小的卫星病灶,另可见外阴水肿,常伴随抓痕。若为阴道炎,阴道粘膜可见水肿、红斑,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有白色块状物。
3、诊断:10%KOH湿片上,显微镜检查分泌物中找到白假丝酵母菌的芽孢及菌丝便可确诊。另外,可用革兰染色检查。若有症状而屡次湿片检查为阴性;或为固执病例,为确诊是不是为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可采用培养法。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pH<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4.5,并且涂片中有多量白细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
4、医治: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运用抗真菌药物;根据患者的临床分类,决定疗程的长短。
单纯性VVC的医治:局部用药(咪康唑栓、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口服药物:氟康唑mg,顿服。也可选用伊曲康唑每次mg,逐日1次,连用日;或用1日疗法,逐日口服mg,分2次服用。对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选择以上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疗效类似,一般用药后日症状减轻或消失,有效率80%-90%。
复杂性VVC的医治:选择的药物基本同单纯性VVC,不管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均应适当延长医治时间。
严重的VVC:延长局部医治时间至日;或首次口服氟康唑mg,72小时后再服1次。
不良宿主VVC:如未控制的糖尿病或免疫抑制剂者,控制原病发,抗真菌医治同严重的VVC。
非白假丝酵母菌VVC:医治效果差。可选择非氟康唑的唑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若出现复发,可选用硼酸胶囊放于阴道,逐日1次,用2周,有效率70%。
性伴侣医治:约15%男性与女性患者接触后得了龟头炎,对有症状男性应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医治,预防女性重复感染。
6、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
1、病因: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而至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点无炎症改变。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由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
2、临床表现: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随外阴轻度搔痒或炙烤感。
典型分泌物特点:灰白色,均匀一致,淡薄。
妇科检查:阴道粘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粘度低,易从阴道壁拭去。
3、诊断:以下四项由3项阳性就可临床做出诊断。
(1)、匀质、淡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阴道壁。
(2)、阴道PH4.5(PH值通常为4.7~5.7,多为5.0~5.5)。
(3)、胺臭味实验(whifftest)阳性。
(4)、线索细胞(cluecell)
4、医治:医治原则:运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首选医治方案:甲硝唑mg,逐日2~3次,连服7天;2%克林霉素软膏阴道内涂布,每次5g,每晚1次,连用7天;或0.75%甲硝唑软膏,每次5g,逐日2次,共7日。
可选择医治方案: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克林霉素mg,逐日2次,连服7日。
性伴侣医治:不需常规医治。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本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如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早产有关,因此任何有症状的孕妇及无症状的高危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史)均需医治。多选择口服用药,甲硝唑mg,逐日3~4次,连服7日;或克林霉素mg,逐日2次,连服7日。
7、老年性阴道炎(senilevaginitis)
1、病因: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的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发炎症。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搔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淡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可有性交痛。
妇科检查: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皱襞消失,萎缩,菲薄。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有时可见浅表溃疡。溃疡可引发阴道壁粘连、狭窄乃至闭锁造成阴道积脓或宫腔积脓。
3、诊断:绝经、卵巢手术或盆腔放射医治史及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如子宫恶性肿瘤,常规做宫颈刮片,必要时分段诊刮。为排除阴道癌可于可疑处做活组织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基底层细胞及白细胞而无滴虫及假丝酵母菌。
4、医治原则:增强阴道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
增加阴道抵抗力:可全身或局部运用雌激素。己烯雌酚0.~0.25mg,每晚放入阴道深部,7天为1疗程;或0.5%己烯雌酚软膏,或妊马雌酮软膏,逐日2次。全身用药可选用尼尔雌醇,首次4mg,以后每2~4周1次,每次2mg保持2~3个月。或选用其他性激素替换医治,注意用药适应征。
抑制细菌生长:1%乳酸或0.5%醋酸冲洗阴道,逐日1次。可同时局部运用抗生素如甲硝唑mg或诺氟沙星mg,逐日1次,连用7~10日。
8、婴幼儿外阴阴道炎(infantilevaginitis)
1、病因: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多与外阴炎合并。由于以下解剖、生理特点,容易产生炎症:①解剖特点为外阴发育差;②阴道PH值接近中性;③卫生习惯不良;④阴道异物;⑤间接传播性传播疾病。
2、病原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性传播病菌如淋病奈瑟菌、滴虫、白假丝酵母菌等,目前也较为常见。
3、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大量分泌物刺激引发外阴搔痒,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手抓外阴。部份可合并泌尿系感染症状。
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病变严重者,外阴可见溃疡,小阴唇粘连,可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口。注意排除阴道异物、肿瘤,外生殖器畸形。
4、诊断:收集病史应详细询问母亲,询问母亲有没有阴道炎病史,结合症状及查体所见常可初步做出诊断。可用细棉拭子或吸管取阴道分泌物查找病原体,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5、医治原则: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磨擦。针对病原体全身或局部运用抗生素。对症处理。
9、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acutecervicitis)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而至。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引发的急性宫颈炎较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
1、临床表现:部份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发外阴瘙痒及灼热感。另外,可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粘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质脆,触之易出血。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和多量脓性分泌物。
2、诊断: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或黄绿色黏液脓性分泌物,将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若光镜下平均每一个油镜视野有10个以上或每一个高倍视野有30个以上中性粒细胞,便可诊断MPC。对MPC者应作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经常使用检测方法除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外,还有分泌物培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核酸检测。
3、医治方案:医治主要针对病原体。对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经常使用的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大观霉素。
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医治:推荐方案:多西环素mg,逐日2次,连服7日或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可选用方案:红霉素mg,逐日4次,连服7日;或琥乙红霉素mg,逐日4次,连服7日;或氧氟沙星mg,逐日2次,连服7日;或左氧氟沙星mg,逐日1次,连服7日。以上药物除红霉素的疗效稍差外,其余药物疗效类似。
10、慢性宫颈炎
1、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瘜肉构成时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触及膀胱下结缔组织出现尿急、尿频。炎症沿宫骶韧带散布到盆腔,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瘜肉、裂伤及宫颈腺囊肿。
2、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其实不困难,但明确病原体困难。性病高危妇女,庆作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相干检查。需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3、医治:慢性宫颈炎以局部医治为主,根据病变特点采取不同的医治方法。
宫颈糜烂
(1)物理医治:临床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
(2)药物医治;(3)手术医治:糜烂面较深、较广或累及宫颈管者,可斟酌作宫颈锥形切除术,现已少用。运用环形电切术,效果较好。
宫颈瘜肉行瘜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瘜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宫颈管粘膜炎 需行全身医治,根据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采取相应抗感染药物。
宫颈腺囊肿小的可不予处理,大或合并感染,可用微波医治,或采取激光照耀。
11、急性盆腔炎症
1、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月经期病发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膜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脓肿构成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淋病奈瑟菌感染以年轻妇女多见,起病急,多在48小时内出现高热、腹膜刺激征及阴道脓性分泌物。非淋病奈瑟菌性盆腔炎起病较缓慢,高热及腹膜刺激征不如淋病奈瑟菌感染明显。厌氧菌感染患者的年龄偏大,容易有屡次复发,常伴随脓肿构成。衣原体感染病程较长,高热不明显,长时间延续低热、主要表现为轻微下腹痛。
盆腔检查:阴道可能充血,并有大量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穹隆触痛明显,宫颈举痛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宫旁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或两侧宫骶韧带高度水肿、增粗,压痛明显。
2、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有以下3项
①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
②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
③附件区压痛。
以下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
①体温超过38℃;
②血白细胞总数>10×/L;
③阴道、宫颈分泌物异常或实验室证实的宫颈分泌物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④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性液体;
⑤B型超声或其他影象学检查发现充满液体的增粗输卵管(伴或不伴随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
⑥腹腔镜检查发现输卵管炎。
腹腔镜诊断PID标准:
①输卵管表现明显充血;
②输卵管壁水肿;
③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在作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后,需进一步明确病原体。宫颈管分泌物后穹隆穿刺液有涂片、培养及免疫荧光检测。
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改变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3、医治:主要为抗生素药物医治 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医治,绝大多数能完全治愈,75%的脓肿能得到控制,尤其是脓肿直径<px者医治效果较好。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公道,但通常需在取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医治,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故抗生素多采取联合用药。
支持疗法 半卧位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腹胀应行胃肠减压。
药物医治 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经常使用的配伍方案以下: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方案。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与甲硝唑联合方案。青霉素类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方案。
对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抗生素医治后应将其取出。
4、手术医治
(1)药物医治无效:TOA或盆腔脓肿经药物医治48~72小时,体温延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避免产生脓肿破裂。
(2)脓肿延续存在:经药物医治病情有好转,继续控制炎症数日(2~3周),包块仍未消失但已局限化,应手术切除。
(3)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重,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
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以采取守旧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多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
中药医治 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
12、慢性盆腔炎
临床表现
1.慢性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2.不孕及异位妊娠。
3.月经异常 月经不规则;经量增多;月经不调。
4.全身症状 易感疲倦,神经衰弱症状。
5.体征: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输卵管炎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慢性盆腔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鉴别。
医治
采取综合医治
1.子宫内膜炎 产后、流产后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者,运用抗生素医治后行刮宫术。老年性子宫内膜炎采取全身抗生素医治,必要时运用小剂量雌激素,宫腔积脓,需行扩宫术。
2.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需综合医治。
(1)物理疗法:有激光、短波、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等。
(2)中药医治 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3)抗生素医治 年轻需保存生育功能者,或急性发作时可以运用,最好同时采取抗衣原体或支原体的药物。
(4)其他药物医治:采取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0U,肌内注射,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吸收。
(5)手术医治:存在感染灶,反复引发炎症急性发作或伴随严重盆腔疼痛经综合医治无效者应行手术医治。手术以完全治愈为原则,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蛋量保存卵巢功能。
3.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常无病原体,应行手术医治。
十三、生殖器结核(genitaltuberculosis)
临床表现
1.不孕
2.月经失调
3.下腹坠痛
4.全身症状
5.全身及妇科检查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低热、盗汗、盆腔炎或腹水时;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结核病接触史或本人曾患肺结核。
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的根据。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行刮宫术。术前3日及术后4日应逐日肌注链霉素0.75g及口服异烟肼0.3g,以预防刮宫引发结核病灶散布。注意刮取子宫角部内膜送病理检查。
2.X线检查
(1)胸部X线拍片
(2)盆腔X线拍片
(3)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能见到以下征象:
①宫腔呈不同形态和不同程度狭窄或变形,边沿呈锯齿状;
②输卵管管腔有多个狭窄部份,呈典型串珠状或显示管腔细小而僵硬;
③在相当于盆腔淋巴结、输卵管、卵巢部位有钙化灶;
④若碘油进入子宫一侧或两侧静脉丛,应斟酌有子宫内膜结核的可能。
3.腹腔镜检查 视察子宫、输卵管浆膜面有没有粟粒结节,取腹腔液行结核菌检查,病变处作活组织检查。
4.结核菌检查 取月经血或宫腔刮出物或腹腔液作结核菌检查,经常使用方法:
①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菌。
②结核菌培养,
③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④动物接种。
5.结核菌素实验 强阳性说明目前仍有活动性病灶。
6.其它 白细胞计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
医治
采取抗结核药物医治为主,休息营养为辅的医治原则。
1.抗结核药物医治
经常使用的医治方案
①强化期2个月,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唪酰胺四种药物联合运用,4个月巩固期逐日连续运用异烟肼、利福平,或巩固期每周3次间歇运用异烟肼、利福平。
②强化期逐日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四种药联合运用2个月,巩固期逐日运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连续6个月;或巩固期每周3次运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连续6个月;也可采用全程间歇疗法,强化期2个月,每周3次联合运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巩固期6个月,每周3次运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或采取2SHRZE/6H3R3E3方案。
2.支持疗法急性患者最少应休息3个月,慢性患者可从事部份工作和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手术医治出现以下情况应斟酌手术医治:
①盆腔包块经药物医治后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弱。
②医治无效或医治后又反复发作者。
③已构成较大的包裹性积液者。
④子宫内膜结核药物医治无效者。术前应采取抗结核药物1~2个月,手术以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为好。对年轻妇女应尽可能保存卵巢功能。
版权申明:医学之声一直尊重作者著作权,所刊登文章,都尽可能都署名作者和来源。但是很多络上的好资料。我们着实找不到作者,所以没法署名。如果发现我们资料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联系我们。Email:vom
.
白癜风是怎样得的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