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临床中多见因年龄的增大,生育胎数的增加,而发生盆底肌肉功能逐渐减退的妇女,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
盆底肌松弛的临床表现:
1初期(轻度)表现
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下腹坠胀感、尿频、便秘。
2中度表现
尿失禁(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漏尿);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脱垂;阴部有下坠感,阴道发胀不适,伴有小腹胀痛,腰背酸痛。
3重度表现
尿失禁(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盆腔器官脱至阴道外口,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颈肥大等问题;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轻中度的盆底肌肉松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控制体重;
2多做提肛运动;
3多吃补钙补肾食物;
4注意休息,少做重体力活动;
5少穿高跟鞋;
6可通过一些仪器如低频脉冲点治疗改善盆底功能等。
7补中益气的中医中药治疗。
提醒:重度的盆底肌肉松弛多需通过手术治疗。二院君
一般,对于产后42天的产妇来说,通过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我院妇女保健科于年底已在全市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盆底康复技术,开展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采用盆底康复仪运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技术,结合盆底肌肉训练,能够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等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预防中老年尿失禁、子宫脱垂;而产后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对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有着重要意义。
我院妇科,对中重度的盆底肌肉松弛,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会阴陈旧裂伤等,自建院开始就已经开展一系列的手术矫正治疗:如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阴道封闭/半封闭术、尿道中段悬吊、子宫悬吊、骶韧带固定等手术。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娴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