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相关解读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POP的诊治水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POP的诊断与评估

1、症状:POP伴有临床症状是医师界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干预的重要依据。最特异的症状是患者能看到或者感到膨大的组织器官脱出阴道口,可伴有明显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严重时脱出的器官不能回纳,可有分泌物增多、溃疡、出血等。阴道前壁膨出者可有排尿困难、活动后漏尿、尿不尽感等;阴道后壁膨出者可有便秘、排便困难等;POP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组疾病症候群,其严重程度与解剖学改变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某些非特异性症状,要告知患者不一定能通过治疗脱垂而缓解。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专科检查和神经肌肉检查。专科检查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观察患者放松状态下以及屏气用力状态下的最大脱垂情况,同时注意外阴形态和有无阴道粘膜溃疡。如果患者提示脱垂不能达到最大程度,可取站立位检查。使用双叶窥具进行顶端支持的评估,使用单叶窥具进行阴道前后壁脱垂的评估,三合诊检查鉴别是否合并肠疝,有条件者可以进行阴道旁缺陷的检查以及模拟顶端支持复位后的阴道前后壁检查。注意是否合并子宫颈延长。神经系统检查主要包括会阴部感觉以及球海绵体肌反射、肛门反射等。还应判定盆底肌的基础张力和自主收缩力,包括肌肉收缩的强度、时程和对称性。可以参考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判定。

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

分级说明

0级检测时手指未感觉到阴道肌肉收缩

I级感觉阴道肌肉颤动

II级感觉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持续2s,重复2次

III级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3s,重复3次,无对抗

IV级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4s,重复4次,有轻微对

V级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5s,重复5次,有持续

对抗

3、辅助检查:有关下尿路功能的检查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合并尿失禁的患者,建议术前常规行尿动力学检查或尿失禁的临床检查,如排尿日记、尿垫实验等。行POP手术治疗前建议测定残余尿量和尿流率。

二、POP的分度和分类

分度:

POP是临床诊断,通过病史和临床检查即可获得诊断。POP-Q系统能对POP进行客观的、部位特异性的描述,是目前国内外最推荐使用的分级系统。但是如果采用POP-Q定义脱垂,则几乎一半的经产妇会确诊为脱垂,其中的大多数并无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水平后才开始有自觉症状。所以,POP-Q分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临床诊断,而是作为治疗前后的评估手段。对于有临床处理意义的脱垂多认为是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缘或POP-Q=II度的状态。

(Aa前壁A点;Ba前壁B点;Ap后壁A点;Bp后壁B点;C宫颈;D后穹隆;gh生殖道裂孔;pb会阴体;TVL阴道总长。)

盆腔脏器脱垂指示点(POP-Q分类法)

指示点内容描述范围(厘米)

Aa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前壁处-3,+3

Ba距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3,+TVL

C宫颈或子宫切除的阴道残端+-TVL

D后穹隆(没有切除子宫者)+-TVL或空缺

Ap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后壁处-3,+3

Bp阴道后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3,+TVL

(TVL:阴道长度,为当C点或D点处于完全正常位置时,阴道的最大深度。在发生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时,可将子宫或阴道穹窿恢复到正常位置后再测量阴道长度。)

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分类法)

分度内容

0没有脱垂,Aa,Ap,Ba,Bp都是-3cm,C点在TVL

和-(TVL-2cm)之间

I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内,距处女膜1cm

II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边缘1cm内,不论在处女膜内还是外

III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外,距离处女膜边缘1cm但2c

m,并TVL

IV阴道完全或几乎完全脱垂,脱垂最远处超过或等于+(TV

L-2cm)

分类:

根据脱垂的部位,POP可以分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及子宫直肠窝疝等。而膀胱膨出、直肠膨出的传统提法由于应用广发,仍然适用。

近代又将女性盆腔分为前、中、后3个区域,因此盆腔脏器脱垂又被分为:

前盆腔缺陷: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以及尿失禁;

中盆腔缺陷:包括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切除子宫者);

后盆腔缺陷:包括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可同时合并有肠疝。

三、病因

1.诱发因素

分娩、神经损伤、肌肉损伤辐射、组织裂伤、根治性手术等;

2.促发因素

便秘、职业、慢性咳嗽、娱乐、吸烟、肥胖、手术、绝经、肺部疾病、月经周期、感染、药物等;

3.失代偿因素

年龄、痴呆、体弱等。

以上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盆底支持薄弱。其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阴道分娩损伤和绝经后的盆底组织退化性改变和存在有腹压增高的疾病,如:肥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分娩过程中可导致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扩张,肌纤维拉长甚至撕裂,盆底神经的损伤,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在上个世纪20~40年代,发病主要为年轻产后的病人和多产的老年人,现在产科技术提高,由产伤造成的盆底功能障碍已明显减少。然而,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韧带组织支持力下降,使得POP仍然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POP的处理和治疗

原则:POP的处理可以分为随诊观察、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无自觉症状的轻度脱垂(POP-QI-II度,尤其是脱垂最低点位于处女膜之上)患者,可以选择随诊观察,也可以辅助非手术治疗。

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只适用于有症状的患者,包括脱垂特异性症状以及相关的排尿、排便、性功能障碍等。

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症状及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确定治疗目标。对于可以耐受症状且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重度脱垂(POP-QIII-IV度)的患者,必须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进展情况以及有无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特别是泌尿系统梗阻问题。

五、预防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退行性疾患,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青年时期

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产;加强孕期产褥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用新法接生,及时处理滞产,难产,减少盆底损伤;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2.中老年时期

从中年开始做盆底肌锻炼,及时治疗便秘、慢性咳嗽,适当控制体重,应尽量减少提重物和增加腹压的锻炼项目。









































白斑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wth.com/wazlyy/1446.html

当前时间: